美商會:穩定供電 外資佈局臺灣關鍵

美國商會昨發佈二○二五臺灣白皮書,美國商會理事長銀丹表示,臺灣對美國經濟與戰略投資的貢獻日益增多。記者曾原信/攝影

臺灣美國商會昨日發表「二○二五年臺灣白皮書」,明確表達美國對臺所施加的新關稅,對臺灣不公平,呼籲美國調整關稅政策,並鼓勵恢復美國內閣級官員訪臺,推動雙邊貿易、能源等領域合作。雖然臺灣已於今年五月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美國商會也強調,穩定、可靠且乾淨的能源供應,將是吸引外資擴大在臺佈局的關鍵前提。

臺灣能否提供企業穩定的電力供應,深受外商關注。臺灣美國商會理事長銀丹(Dan Silver)指出,能源已被美國商會成員列爲投資環境的首要議題,隨着人工智慧(AI)發展、能源需求增加,會員近年來高度關注能源議題。

銀丹表示,商會今年初進行的商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商會會員認爲未來一到三年,臺灣政府最優先要解決的是能源議題,他特別指出,這是過去未曾有的情況。他認爲,臺灣擁有半導體、AI、量子電腦等產業聚落,都需要穩定的供電,臺灣應致力於穩定供電、確保電價透明且穩定,纔有助於這些新興產業在臺灣深耕。

美國商會每年向臺灣政府提出建言,涵蓋經貿、能源、產業、人力資源等內容,商會指出,二○二四年白皮書中所列九十七項議題中,目前已有九項獲得完全解決,約有一半仍在觀察中。國發會昨日罕見未針對白皮書內容提出任何迴應。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頻頻揮動關稅大刀。美國商會指出,美國針對臺灣所施加的新關稅與擬議關稅措施,不但對臺灣這個可信賴的民主夥伴不公平,也提高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成本,並傳遞出與強化臺美關係相互矛盾的訊號。

美國商會還提到,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與全球經濟版圖重組下,臺灣有機會強化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並在戰略性產業中發揮領導地位。

銀丹表示,避免雙重課稅法案已獲民主黨、共和黨兩黨支持,呼籲華府儘速完成立法程序。商會白皮書亦顯示,對臺積電供應鏈逾千家中小企業而言,雙重課稅是投資美國的重大障礙,若缺乏相關法案,將持續影響臺灣企業在美投資,尤其是希望擴大在美佈局的半導體供應鏈廠商。

美國商會白皮書在「建言華府」指出,臺灣對美國經濟與戰略投資的貢獻日益擴大,在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商會呼籲美國政府持續對臺灣國防提供跨黨派支持,確保已覈准軍售案的即時交付,並促進臺灣企業更深入參與美國國防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