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穩定 臺灣經濟發展關鍵
國民黨18日將舉行黨主席改選,五位候選人11日再度面對面交鋒。圖/姚志平
國民黨18日舉行黨主席改選,五位候選人11日再度面對面交鋒,難得聚焦在經濟議題,大家都有明確的共識,認爲追求兩岸和平穩定,是臺灣生存發展最重要因素,也是臺灣經濟發展最關鍵的因素。
爲讓各界瞭解國民黨主席參選人的主張,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黨主席大辯論」,最終場11日在中天攝影棚舉行,邀請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立委羅智強、前臺北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及前國大代表蔡志弘五位候選人同臺交鋒。
鄭麗文一開始的論述即表示,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國慶大會提到,臺灣有三座堰塞湖,臺海關係、政黨惡鬥、關稅海嘯,這正是國民黨使命和責任,擔任黨主席就是要號召全黨團結一致,「我們都是鏟子超人,爲下一代剷除惡勢力、化危機爲賺機,要拚和平拚經濟,唯有國民黨爲臺灣再造新一代護國神山羣!」
郝龍斌也說,國民黨是最能夠處理兩岸關係的政黨,因爲執政黨訴求臺獨,使得現在臺灣已經變成全世界最危險的火藥庫之一。國民黨要能夠重啓兩岸之間的溝通協商,會對兩岸的和平穩定有很大的幫助,「兩岸的和平穩定是最好的國防;兩岸的和平穩定是臺灣經濟發展、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他並強調,國民黨主席要跟大陸交往,三個原則必須要注意:對等、尊嚴、說真話。
鄭麗文強調,她參選以來不斷地向工商業界尋求支持溝通跟許諾,要讓臺灣對外開放、對內鬆綁,國民黨永遠要做產業的後盾,幫產業界解決困難。她也是唯一候選人以經濟議題,向其他四位參選人要求說明看法,臺灣面臨了來自於關稅海嘯的衝擊,所有的中小企業惶惶不可終日,勞工面臨無薪假、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農民只能高唱吳米樂的悲歌,「中國國民黨要如何能夠再次復興,幫臺灣拚經濟,讓所有的人共享經濟成果安居樂業的重責大任?」
蔡志弘答覆指出,關稅跟匯率是臺灣經濟目前面臨最重大的問題,他來自企業界,非常瞭解中小企業以及傳統產業的痛苦不斷地升高,政府應該在預算上補助傳統產業,半導體需根留臺灣,政府要對保住護國神山所做爲,能源部份要更爲用心。
張亞中強調,經濟當然重要,但不要見樹不見林,臺灣是一個海島的經濟,跟全世界密切的聯合在一起,如果臺灣沒有一個和平的環境,兩岸和平的高度,美國現在又想掏空臺灣,民進黨將執政到2028年以前,國民黨作爲一個在野黨,要救臺灣的經濟能夠做的是非常、非常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