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鄧白氏第4季企業樂觀指數:全球企業下滑1% 臺灣企業季減7.6%
美商鄧白氏(Dun & Bradstreet)今日發佈《2025年第四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及《臺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報告顯示,全球企業信心在連續三季下滑後,本季跌幅收斂至1.0%,整體指數爲104.5,顯示企業逐步適應成本壓力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並將重心轉向境內市場與營運效率。臺灣企業樂觀指數在本季由上季的103.0下滑至95.1,季減7.6%,結束先前的短期回升。儘管整體指數下滑,企業對於銷售(67.4%)、內銷訂單(64.2%)與稅前獲利(63.3%)的樂觀比例仍維持在相對高檔,顯示企業對市場需求與營運表現仍具一定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近67%的企業已開始策略性地轉向友善市場或近岸地區,以分散供應鏈風險並提升營運韌性;美國企業的比例更高達72%。此趨勢反映出企業在面對外部挑戰時,正積極調整佈局以強化競爭力。
全球總體觀察:企業策略轉向內需與成本控管,AI、資安與ESG並列企業投資三大關鍵
2025年第4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跌幅趨緩,大型企業在供應鏈重組與市場多元化方面展現出更高的調整能力,信心指數季增 3.2%,成爲支撐整體穩定的關鍵力量。
在出口訂單與全球需求轉弱的背景下,企業策略性地轉向內需市場與成本控管,對內銷訂單(67.9%)與銷售(71.6%)的樂觀度持續上升,達55%的企業預期投入成本將下降。這可能反映出企業正積極調整營運重心,以因應外部不確定性。此外,隨着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陸續釋出關稅與貿易政策的明確訊號,企業對未來營運環境的可預測性有所提升。
同時,數位轉型成爲企業投資佈局的另一焦點。報告指出,目前僅有13%的企業已將生成式AI全面導入至業務營運流程中,但有高達 73%處於探索或試點階段。在企業投資決策中,「AI 數位基礎建設」、「資安能力」與 「ESG」(環境、社會與治理)並列爲三大關鍵考量因素,反映出企業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上的雙軸佈局。
臺灣企業逆勢展韌 建議未來仍需審慎應對
鄧白氏國際市場首席營運長鮑文安(Julian Prower)表示,「本季臺灣BOI自前季高點下修,應視爲企業理性迴應外部環境變化的「預期校準」,而非信心轉弱的訊號。大型企業憑藉全球化佈局與供應鏈多元化的優勢,能夠靈活掌握近岸外包與跨市場合作等新興機會,在貿易政策逐步明朗、風險可預測性提升的背景下,展現出相對穩健的韌性。相較之下,中小企業在供應鏈與投資信心等面向承受較大壓力,反映出在產業生態系中仍需更多協同與支援。」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在全球需求趨緩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企業信心正面臨調整。然而AI已成爲當前經濟的關鍵驅動力量,不只2025上半年強勁的AI相關投資與伺服器外銷支撐了臺灣與美國的經濟成長,更快速成爲資本市場的重要焦點,根據臺經院調查,2026年臺灣資通訊、電子零組件、電機,以及機械等產業,都將AI需求與應用視爲重要商機。雖然目前企業導入程度有限,但探索與試點的廣度已反映出未來龐大的應用潛力。」孫明德強調,企業必須及早佈局並徹底改變整體工作流程以配合AI技術,在財務穩健與永續轉型間取得平衡,方能在供應鏈壓力與投資信心下滑的挑戰中建立競爭優勢,于波動環境中持續前行。
2025 年第4季《臺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關鍵發現:
儘管臺灣整體企業樂觀指數下滑,企業對營運基本面的信心仍維持穩固。預期出口訂單增加的比例爲 57.1%,內銷訂單爲 64.2%,銷售爲 67.4%,稅前利潤爲 63.3%。這些數值雖較上季略有回落,但仍處於歷史相對高檔,顯示企業對市場需求仍具信心。
(1) 各產業樂觀指數:製造業樂觀指數季減 8.3%,主要受到境內需求疲軟影響;服務業則下滑 7.0%,主要來自出口預期與獲利能力的明顯回調。住宿與餐飲業因秋季旅遊帶動略有回升(+1.2%),但批發零售(-10.1%)、金融保險(-19.6%)與化學制造(-12.0%)等產業則面臨較大壓力。
(2) 各企業規模樂觀程度:大型企業表現相對穩健,僅小幅下滑 0.5%,且在銷售、出口訂單與獲利預期上仍呈現正向。中型企業則大幅下滑 19.6%,小型企業下滑 5.0%。這顯示大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整合與市場多元化方面具備結構性優勢,而中小企業則面臨更高的調整壓力。
(3) 企業永續整合面臨挑戰:臺灣 ESG 指數在第3季下滑 10.5%,結束連續兩季成長,顯示企業在永續參與上的動能出現轉折。製造業與服務業分別下滑 9.1% 與 11.6%,中型企業跌幅最大(-28.1%),小型企業爲 -5.6%,大型企業則爲 -1.9%。企業在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大面向的參與度與決策整合皆出現明顯下降,尤以環境領域最爲顯著。
(4) 供應鏈壓力升溫:臺灣供應鏈連續性指數本季再度下滑 8.7%,寫下 2023 年第3季以來新低。中型企業跌幅最大(-17.6%),小型與大型企業分別爲 -7.8% 與 -6.7%。企業對交貨前置時間與供應商成本的樂觀度下降,對關鍵供應商的依賴度則進一步惡化,顯示供應鏈集中風險升高。
2025年第4季臺灣企業樂觀指數。資料來源/鄧白氏
2025年第4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資料來源/鄧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