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詞|社會信用體系 social credit system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have published a guideline to improve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recently.

【知識點】

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法律、法規、標準和契約爲依據,以健全覆蓋社會成員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基礎設施網絡爲基礎,以信用信息合規應用和信用服務體系爲支撐,以樹立誠信文化理念、弘揚誠信傳統美德爲內在要求,以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爲獎懲機制,目的是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近年來,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取得了重要進展:構建了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編制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歸集各類信用數據807億條;建設全國統一的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助力信用主體融資超37萬億元;推廣信用承諾制度,開展公共信用評價,初步構建了以信用爲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但同時,社會信用體系仍存在制度規則不夠統一、信用信息共享開放不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監管制度。

2025年3月3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佈。作爲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頂層設計文件,意見堅持系統思維、實事求是、綜合施策,進一步夯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基礎。意見明確,構建覆蓋各類主體、制度規則統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會信用體系,爲新時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指明瞭方向。意見總體突出四個“全”:全主體參與、全流程覆蓋、全領域推動、全方位共建,即參與信用建設的主體要更加廣泛,信用應用與各業務環節要更加緊密,信用建設的領域要更加聚焦新業態新問題,信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手段要更加全面。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要注重發揮市場和社會的力量,形成政府、市場、社會的良性互動,推動社會共治。

【重要講話】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

We will build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advance reforms for the market-based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put in place a high-standard market system. We will refine the systems underpinning the market economy, such as those for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market access, fair competition, and social cred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相關詞彙】

全國統一大市場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高標準市場體系

high-standard market system

營商環境

business environment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工作室(本文於“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首發)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