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該這樣被刺殺」柯克之死衝擊Z世代 不同意識形態同哀悼

柯克之死,不僅掀起網路現象的檢討,也衝擊Z世代,憂心美國社會更趨極端。(路透)

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遇刺,他生前大力支持川普總統;川普12日貼文表示,一名涉案兇嫌已經落網羈押;柯克遇刺的清晰視頻讓Z世代民衆飽受震撼;年輕保守派人士同聲哀悼,一些自由派人士也對目睹柯克死於槍枝暴力,感到十分震驚、悲傷。

路透報導,非裔傳統名校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20歲學生巴富爾(Ama Baffour)指出,無論柯克的出身、信仰,沒有人該這樣被刺殺;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他言論自由的權利。

但不論是Z世代,還是其他年齡層民衆,並非對柯克之死一致同悲,有些自由派人上網說,因爲柯克生前支持擁槍權,對女性、跨性別人時有煽動性言論,他們不怎麼同情他。

但巴富爾表示,雖然她並不同意柯克的政治觀點,但他被殺害讓她「心碎」。

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教授溫寧格(Tim Weninger)指出,20多歲年齡層美國人,經常由播客頻道及視頻直播來得悉新聞事件,而非電視。

川普推崇,柯克動員年輕選民、有色選民來支持,讓他2024年選舉能勝選。柯克在X社媒有500多萬名追隨者,主持一個受歡迎的播客廣播節目「柯克秀」(The Charlie Kirk Show)。

另外,柯克在TikTok平臺(抖音海外版)也有數百萬追隨者。丕優(Pew)研究中心去年調查發現,30歲以下成年人由TikTok取閱新聞者約39%。

溫寧格表示,柯克把自己與大學生辯論未經修飾的短視頻貼上平臺,讓他的追隨者看來「很真實」,而吸引外界注意。

目前大學裡出現追悼柯克活動。「耶魯大學共和黨人」(Yale College Republicans)組織總裁安帕拉根(Manu Anpalagan)表示,柯克致力於與政治對手公開辯論,令他仰慕,即便自己並不完全同意柯克的觀點;安帕拉根與自己民主黨同仁在「耶魯每日新聞」(Yale Daily News)合撰輿情文章,譴責這起槍殺案。

路透/易普索斯(Reuters/Ipsos)2024年10月聯合民調發現,絕大多數18到29歲人,對「本人政黨裡,有人動用暴力來遂行政治目標,是可以接受的」這樣的說法,表示不敢苟同,支持者僅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