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農地淪大峽谷 旗山人痛批市府監管失靈

高雄美濃盜採案持續延燒,橋頭地檢署指揮偵辦中。(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美濃區近來爆發大規模砂石盜採案,當地居民稱之爲「美濃大峽谷」,現場可見大坑洞與裸露地層,甚至混雜營建廢棄物、紅磚、鋼筋等回填廢料,觸目驚心,長年關注環境議題的旗山民衆直言,這些並非單一偶發,而是監管失靈與政風敗壞的警訊。

居民指出,美濃土地孕育無數優質農產品,也是高屏溪上游水源保護區,如今卻因盜採砂石而被不斷掏空;他們批評,只要打開 Google 衛星地圖,就能清楚看到大貨車與怪手在農地上作業,「市府若聲稱完全不知情,實在難以置信。」

有旗山人無奈表示,平日一天到晚都能看到砂石車進出,過去曾檢舉卻常被迴應「合法」或「已經開罰」,但究竟還有多少農地被盜採砂石仍是未知數;他們質疑,旗山大林的農地曾在盜採後被回填數百萬噸工業廢棄物,如今美濃是否也面臨相同命運?並直呼「希望市府可以硬起來,守護高雄的農地。」

居民指出,對於此案,有民進黨籍立委表示,早在2022年就有裁罰與檢調介入,但盜採行爲仍持續至今,引發質疑是否「繳罰金就能換來無限續挖」;更諷刺的是,該名立委近期呼籲大力修法防範盜採,卻被批評「完全執政時爲何不即刻修法,要拖到3年後才提出?」

外界也關注高雄市府在強調「智慧城市」的同時,卻未能有效運用空拍與衛星比對監測農地變異,甚至在事件頻傳後,突然宣佈限制空拍機,引來「技術不足還是怕真相曝光」的質疑。

居民與環團呼籲市府應立即展現決心,他們主張,政府應建立並公開農地變異地圖,清楚標註合法與非法狀態,讓民衆檢視監管是否落實;同時,應加強對土資廠進場車輛的抽檢,利用地磅、科學檢測與AI分析,杜絕營建或工業廢料混入土方回填;此外,更需要追查販售與收購非法砂石的相關業者,從源頭斷絕不法利益鏈。

地方人士強調,真正的智慧城市不是口號,而是能善用科技守護農地與水源,並有效揭露砂石產業鏈的不法行爲,若政府持續沉默,土地創傷將持續擴大,農地鍊金的黑箱操作恐將不斷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