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議員轟「美濃大峽谷案」自家人執法不力 高市府迴應了

高雄市美濃區吉洋裡爆發大規模非法砂石盜採案,農地遭掏空,猶如「大峽谷」,日前立委柯志恩到場會勘,希望找出解方。(柯志恩辦公室提供)

高雄市美濃區吉洋裡爆發大規模非法砂石盜採案,農地遭掏空,猶如「大峽谷」,日前立委柯志恩到場會勘,希望找出解方。(柯志恩辦公室提供)

高雄市美濃區吉洋裡爆發大規模非法砂石盜採案,農地遭掏空,猶如「大峽谷」,日前立委柯志恩到場會勘,希望找出解方。(柯志恩辦公室提供)

高雄市美濃區吉洋裡爆發大規模非法砂石盜採案,農地遭掏空,猶如「大峽谷」,日前立委柯志恩到場會勘,希望找出解方。(柯志恩辦公室提供)

高雄市美濃區吉洋裡爆發大規模非法砂石盜採案,農地遭掏空,猶如「大峽谷」,就連民進黨籍高市議員黃彥毓也看不下去,不禁痛批市府執法不力,「看得到、攔不到」,呼籲啓動非法採石治理試辦機制。對此,高市經發局強調,持續精進查緝違反土石採取法案件,並與中央及各局處合作共同遏止違法行爲。

黃彥毓提到,類似案件早已非個案,據議會調查,高雄市長年位居全臺盜濫採熱區,荖濃溪、美濃與旗山等砂質地帶更是重災區。儘管市府全面暫停陸砂開發,並由工務、水利、農業等局處分權管理,但整體制度架構未能有效迴應非法採石模式轉變,治理成效極爲有限。

「罰則再高,收不到就是零。」黃彥毓直批,本案雖祭出300萬元重罰,卻可能如往例般最終僅成紙上數字。市府長期依賴《土石採取法》開單處分,對具規模、運作成熟的非法業者幾無實質威嚇。執行端仍仰賴巡邏與稽查人力現場管理,面對夜間施工或機具車隊跨區調動,根本束手無策。

黃彥毓透露,早在今年上半年議會質詢就曾痛批市府治理模式過於被動,建議應超前部署、啓動跨域整合。他主張市府應盤點全市高風險區域,導入即時科技監測與AI異常預警系統,提升動態掌握能力,同時強化與中央協商,在特定區域試辦非法採石治理計劃,補上現行法規無刑罰、無強制力的制度缺口。

「這不是第一案,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案。」針對違法行爲追究,黃彥毓強調,應明確擴大共犯認定責任,將違法行爲追究至地主、承租人、機具與車隊,建立連坐制度,纔能有效瓦解整體犯罪鏈結,市府若仍以單一法條、單一局處分頭管理非法採石,終將讓高雄農地不斷淪陷。

對此,經發局迴應,已函請中央修法將土石採取法增列刑事罰責條文,要求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加強荖濃溪、楠梓仙溪兩岸等重點區域衛星監測頻率。

針對美濃吉洋案,經發局分別於3月17日、6月13日開罰100萬、200萬元,並於6月3日移送地檢署偵辦,現已進入司法程序。經查業者正進行回填整復作業,回填期間市府將持續加強巡查。

經發局強調,今年3月已拜會與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建議修正土石採取法納入刑罰,並建請中央縮短監測間隔時間,目前研擬相關法規,並以流向管制,管控砂石場料源。並將建請中央縮短衛星、無人機航拍間隔時間,加強監測盜採土石好發區。

經發局表示,未來將加強與警方合作認定共同行爲人,對地主、承租人、司機等並同處罰,並與農業局、環保局、地政局聯合查緝,對盜採土地不核發農用證明並登錄土地參考資訊檔,明確揭示經盜採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