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課進口藥品200%關稅 藥界分析川普目的指臺灣可做這些事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要課徵輸入美國藥品200%關稅,並提出緩衝時間1至1年半,藥界謹慎以對。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要課徵輸入美國藥品200%關稅,並提出緩衝時間1至1年半,藥界謹慎以對,我國學名藥協會指出,我國西藥製劑最大出口國爲美國,進口西藥來源國美國也排名第2,提升關稅勢必對臺灣製藥產業、病人用藥可儘性帶來影響,盼政府把握緩衝時間,透過專法、預算編列,強化國內學名藥供應韌性,協會最快今年底將提政策建言書。
學名藥協會公共事務委員會主委殷爲瑩表示,川普提出200%藥品關稅,表面上希望「逼國際藥廠回美國設廠」,實際目的是提高美國藥品供應韌性,而強化本土供藥韌性,面臨新冠疫情及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挑戰後,各國關注重點,臺灣也應跟進,盼政府把握川普關稅緩衝時間,將危機視爲轉機,編列預算、制定特別法,維護國內學名藥發展,提升供藥韌性。
衛福部健保署提出藥價改革政策,推出學名化療藥物試辦計劃,跨出帶動使用國產藥物氛圍第一步。殷爲瑩表示,該試辦計劃目標爲學名藥化療藥物醫令使用量達7成,盼計劃繼續執行,並擴大至急、重、難、罕、癌等剛性需求科別,確保這些病人最辛苦的科別,藥品供應韌性能獲得保障。
殷爲瑩說,國內生技醫藥相關法案,如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等,多着重新藥開發,總統府健康臺灣委員會則強調醫療端相關政策,爲確保供藥韌性,政府應以更多元角度強化相關政策,包括專法鼓勵國內學名藥發展,提高4100億韌性特別預算挹注健保額度,學名藥協會也將把握時間,最快今年提出「臺灣製藥產業發展政策建言書」。
學名藥協會公共事務委員會副主委蕭照平說,輸美、由美國輸入藥品,佔國內西藥製劑市場大宗,若川普真的實施200%關稅政策,國內市場競爭力下降,可預期國內藥品售價變貴,國內面臨買不起藥物,甚至藥品退出臺灣市場等現象,除政府透過鼓勵措施帶動展業發展,並在醫院個別總額實施後,鼓勵醫師開立學名藥,民衆與醫師端,也應信任學名藥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