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曝陸加強東岸海空基礎建設 飆升攻臺戰力

中方殲-15艦載戰機準備從「山東」艦航母起飛的資料照。(新華社)

衛星圖像及其他公開來源資料顯示,中方正在東部沿海大規模建設如海、空軍基地等基礎設施,顯示北京爲可能的臺海衝突日益做好準備。

《華爾街日報》報導,要是對岸攻臺,這些設施將增強解放軍的實力。而這些基地涵蓋從大型兩棲戰艦新基地,到耗資數十億計美元、距離臺灣前線島嶼僅約3英里(近5公里)的機場。退役美國海軍情報官、美國空軍協會(AFA)智庫密契爾航太研究所(The Mitchel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高級研究員達姆(Michael Dahm)密切追蹤這些專案後說:「這些一切都是爲了支援中國的一部軍事劇本,那就是臺灣劇本。」

在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全面致力讓中國具備攻臺的能力與裝備,而這些投資將進一步推升這努力。然而,跨越臺灣海峽攻臺極複雜,他是否打算髮動這類攻勢仍懸而未決。

近幾個月來,美國軍方官員加強警告北京的意圖,說北京正走在危險的道路上。達姆指出,這些設施不在臺灣海峽或許是項優勢,因爲一旦爆發衝突,相關水域很可能成爲「自由開火區」。而中方艦隊不必集中,就能從沿海不同地點航向臺灣。雖然這需要更多規劃,以確保部隊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集結,但這將使敵方難以決定,要何時何地攻擊哪些目標。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高級研究員許瑞麟說,這些設施的規模顯示,它們爲擴大戰時用途而建,可能作爲攻臺艦隊前往臺灣北部的跳板。

例如,靠近臺灣的樂清灣海軍設施新建了超過1英里(約1.6公里)長的碼頭,可容納大批艦艇運作。近日約有20艘軍艦出現,其中包括坦克運輸艦、登陸艦、油輪及海警快艇等,而這些在對臺行動中都將扮演角色。

另一方面,中國各地正涌現超大型機場,但至少兩座位於臺灣海峽的機場對中方軍事指揮極具吸引力。一旦危機爆發,北京可能暫停這些設施的商業航班。而這些大機場有數條跑道、機庫、充足燃料、裝載飛機的設備及其他後勤能力,可迅速轉爲軍事用途。

其中一座機場位於大嶝島,多年來,中方挖泥船將島上面積擴大了一倍,爲預計明年營運的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創造了土地。而這座機場距臺灣離島金門僅2.3英里(約3.7公里),解放軍若全面攻臺,金門很可能成爲初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