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貿易逆差 大減逾五成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4月貿易逆差較3月劇減55.5%,寫歷來最大降幅,因進口量銳減,顯示企業搶在川普高關稅生效前大量進口的行動已告終。另外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約75%美國企業已調漲產品售價,以因應當局的激進貿易政策,而聯準會(Fed)褐皮書也顯示美國經濟活動減弱、物價攀升、聘僱減緩,凸顯Fed決策的挑戰艱鉅。
美國商務部5日公佈,4月貿易逆差額驟降至616億美元,是2023年來最低,也低於彭博訪調經濟學家預期的660億美元,降幅則是史上最大,因美國出口增加3%,但進口降幅卻寫下歷來最大紀錄16.3%。
另一方面,紐約聯準銀行4日發佈的地區企業調查報告顯示,約75%的企業都至少把一部分新增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份報告是5月2-9日針對紐約與北紐澤西地區的企業進行調查,當時是川普政府大幅調降中國大陸關稅、從145%陡降到30%之前。
根據報告,約77%的服務業者把關稅所拉高的成本,部分轉嫁給客戶,約75%的製造商也轉嫁部分成本。約45%的服務業者和近33%的製造商則是完全轉嫁新增的成本。
調查也發現,企業調漲價格的速度很快,「超過半數的製造商和服務業者表示,在遭遇關稅相關成本增加後,逾一個月內調漲價格,許多都是在一天或是在一週內」調漲。
報告也指出,關稅的衝擊廣泛,約90%的製造商、75%的服務業者都指出,會使用某種形式的進口產品。製造商表示,截至5月初所支付的平均關稅稅率爲35%,服務業者估算爲26%,都遠高於六個月前。
Fed同日發佈的褐皮書也顯示,最近幾周的經濟活動減弱或停滯,「所有地區都回報,居高不下的經濟與政策不確定性水準,已導致家庭與企業決策的躊躇與審慎態度」。這份報告雖不精確,但若將文字表述予以量化,會發現決策官員對經濟展望比之前負面得多。
褐皮書中指出,在各地區聯邦準備銀行與企業界接觸的過程中,提到「關稅」的次數持續增加,儘管這項調查是在川普政府暫停「對等式」關稅90天之後所做。
報告指出,物價以「溫和」步調上漲,但「廣泛聯絡人都回報,預期成本和物價未來將加速走揚」,一些地區預期漲幅將「強勁、顯著或大幅」,計劃轉嫁關稅相關成本的企業,預期將在三個月內採取行動。商業聯絡人指出,消費者沒有在支出,且形容勞動市場「持平」。
這也再度證實Fed決策前景的艱鉅挑戰,也印證了Fed官員對降息的審慎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