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拉黑23陸企 陸查美晶片反傾銷
美國商務部公告,美國將32個實體列入貿易黑名單,包括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和其臺灣辦事處。(摘自上海復旦微電子公司官網)
美中14日起將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第4輪高層經貿會談,但就在會談前夕,雙方再出招,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12日發佈公告,增列32個實體至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其中大陸有23個企業和機構上榜。大陸商務部13日痛斥美方的動作,並隨即採取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緊接着又就美國2018年以來對中國積體電路領域的多項制裁,發起反歧視調查。
被列入貿易黑名單的23個大陸實體中,有13個爲半導體與積體電路相關機構,包括吉姆西半導體科技(無錫)和吉存半導體科技(上海),兩家公司因協助中芯國際(SMIC)取得美國晶片製造設備而入列。中芯國際早已被列入實體清單,向其運送美國設備需要許可證,而申請許可證很可能會被拒絕。
最受關注的則是,涉足高效能運算晶片生產的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簡稱復旦微電子),以及其在大陸、新加坡的分公司及臺灣辦事處(位於臺北市內湖區)也被列入黑名單,原因是取得美國原產物項「支援中國軍事現代化、參與中國先進運算和整合製造及配銷領域,以及直接向中國軍方、政府和安全機關供貨」。據美商務部BIS說法,復旦微電子亦向俄羅斯軍事終端用戶提供技術,因此對這家公司施加額外限制。
BIS依據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簡稱EAR),對軍民兩用物項進行出口管制。BIS強調,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實體,所有受EAR管轄的物項均須申請許可證,而許可證爲「推定拒絕」,部分企業還被標註Footnote 4,意味其涉及超級運算及人工智慧(AI)技術的相關生產物項亦被納入管制。簡言之,這些半導體企業無法獲得海外相關產業鏈的供應(斷供)。
川普2.0政府上臺以來,美商務部對大陸的出口管制措施時緊時鬆。7月底,美中高階經貿官員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3輪貿易談判。當時英國《金融時報》曾報導,美國暫緩對中國的科技出口管制措施,以免干擾與北京的貿易談判,並支持美國總統川普爭取在今年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努力。
9月14日起,美中就將在馬德里舉行第4輪高層經貿會談。據大陸商務部網站,13日有記者問,美方此時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意欲何爲?大陸商務部迴應說,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大陸商務部13日並宣佈,針對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根據商務部初步審查結果,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