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升級 中國對美國類比晶片反傾銷調查
中國商務部宣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類比晶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示意圖/Shutterstock)
美國商務部12日突襲將2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中國商務部隨後宣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類比晶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時逢中美第四輪經貿會談將於14日起在西班牙登場,雙邊針對半導體的新一輪交鋒在會談前夕升級。
中國商務部13日晚間公佈,7月23日收到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代表國內相關類比晶片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申請人請求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類比晶片進行反傾銷調查。依據有關規定,對申請人資格、申請調查產品有關情況、中國同類產品有關情況、申請調查產品對國內產業影響、申請調查國家有關情況等進行審查。
公告指出,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和商務部初步審查,申請人相關類比晶片的合計產量符合「反傾銷條例」關於申請人資格的規定。同時,申請書中包含「反傾銷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反傾銷調查立案所要求內容及有關證據。
根據上述審查結果,中國商務部決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類比晶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類比晶片(Analog IC)是指用於處理類比訊號的積體電路,這些訊號是連續變化的,例如光、聲音、溫度和壓力,功能包括放大、過濾、混合、調節或轉換這些現實世界訊號,常見的應用如音訊放大器、穩壓器和類比/數位(A/D)轉換器。在物聯網(IoT)、5G通訊和電動汽車等領域,類比IC的需求不斷增長,但其設計技術門檻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