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品牌100指數縮量調整 金融成分股表現優異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趙雲

上週,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大波動,A股三大股指收跌,每經品牌100指數也因中概股大跌,呈現高位震盪,周縮量下跌2.53%,以1094.38點報收。

在關稅政策短暫衝擊後,外資可能繼續流入A股參與中國資產重估。

指數估值優勢擴大

4月首個交易周,A股延續之前的調整態勢,進一步震盪整理,截至4月3日收盤,每經品牌100指數週跌2.53%,以1094.38點報收。

上週有38只成分股實現上漲,佔比約40%,其中,中國財險、建設銀行、本站、交通銀行、青島啤酒以及中國電信周漲幅超過4%,股價表現穩定。市值增長方面,建設銀行周市值增長達到1000億元,中國移動、中國銀行以及農業銀行周市值增長則在400億元以上。

上週每經品牌100指數金融成分股整體表現優異,主要得益於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公佈資本補充定增預案。

具體來看,建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增資規模分別爲1050億元、1650億元、1200億元、1300億元,合計5200億元。財政部主導並參與4家銀行認購,此外,交行引入中國菸草和雙維投資,郵儲銀行引入中國移動和中國船舶作爲戰投方。

2025年是銀行資產質量夯實之年,政策託底下,房地產、城投資產風險預期有望顯著改善,風險暴露和處置較爲充分的部分個貸品種也有望迎來資產質量拐點。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隨着多隻銀行股和“中字頭”公司發佈2024年業績,每經品牌100指數整體估值優勢擴大,指數平均市盈率僅9.5倍,市盈率顯著低於滬深兩指,價值明顯低估。

核心資產業績穩定

進入年報期,目前每經品牌100指數成分股業績穩定的優點也逐步顯現。

以“三桶油”爲例,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2024年淨利潤分別達到1647億元和1379億元,並且淨利潤同比實現小幅增長,中國石化淨利潤雖然出現下滑,但是2024年淨利潤也有503億元。

“啤酒雙雄”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在行業低迷的背景下,營收和淨利潤也保持穩定,其中,華潤啤酒2024年實現營收386億元,實現淨利潤47.39億元;青島啤酒則實現營收321億元,實現淨利潤43.45億元。

釀酒板塊“一哥”貴州茅臺也於上週發佈業績,其實現營業總收入 1741.44 億元,同比增長15.66%;實現淨利潤862.28億元,同比增長15.38%。在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10%以上增長外,貴州茅臺還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76.24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346.71億元(含稅),加上已經實施的300億元中期分紅,貴州茅臺2024年度合計向股東派發現金紅利646.71億元(含稅),分紅金額再創新高。

就投資邏輯方面,從歷史來看,4月行情都偏震盪,是一個重要的行情觀察點和轉折點,隨着市場進入業績密集發佈階段,上市公司基本面和經濟數據走向將是資金關注的重點。

ETF佈局可側重龍頭

2025年以來,春季行情持續躁動,當前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消費等政策助力下,地產、汽車、大衆消費等老經濟邊際好轉,整體環境類似2019年。一方面,中國核心資產當下利潤有望企穩回升;另一方面,對於中國尤其科技領域的龍頭公司,發展前景、市場信心、風險偏好也在持續提升,因此,核心資產和市場龍頭將是未來佈局的主要方向。

目前,每經品牌100指數通過跨市場佈局、品牌價值導向的選股邏輯、動態調整機制等設計,不僅爲中國核心企業提供了價值衡量標杆,也爲投資者打造了兼具穩定收益與成長潛力的投資工具。

在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市場,能夠追蹤優質龍頭企業,且對每經品牌100指數成分股有覆蓋的指數類ETF產品,主要爲中證A50指數相關產品,比如A50ETF基金(159592)、中證A50ETF(563350)等。

據瞭解,中證A50指數成分股平均總市值在3700億元左右,呈典型大盤風格特徵。相比於同類型指數集中度略高,佈局各行業中的龍頭個股特徵十分鮮明。

另外,中證A50指數通過相對均衡的行業分佈以及ESG(環境、社會、治理)評價標準有效地提升了指數的中長期穩健性,不僅契合全球可持續投資的趨勢,也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具穩健性和抗風險能力的中長期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