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進口車爲臺輸出10倍!車輛公會籲:政府勿貿然調降整車進口關稅

公會認爲,關稅是國際貿易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政策籌碼,美國小客車的關稅稅率在加徵前爲2.5%,但是在美國受歡迎的皮卡車(Pick up)關稅稅率仍維持25%,目的就是要將汽車生產製造留在國內,美國川普總統加徵關稅的目的,也是要推動製造業迴流。

目前臺灣甚少有汽車出口至美國,借鑑美國提高汽車整車進口關稅,建議政府不應無條件、主動調降汽車整車進口關稅。若臺灣小客車的進口關稅稅率由17.5%直接降至0%或2.5%,除了國家稅收損失外,也將使臺灣汽車產業失去競爭力,連帶影響國內汽車產業上、中、下游供應鏈以及車輛電子產業的發展。

公會表示,車輛產業爲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產業,其產業鏈相當龐大,牽動相關產業非常廣,涵蓋鋼鐵、塑膠、橡膠、玻璃、機械、電機、電子、服務等不同產業,故車輛產業有「火車頭工業」之稱。

加上近年全球AI與綠色產業發展,資通訊、半導體晶片成爲電動車重要應用產業場域,臺灣也積極投入朝向電動化與智慧化發展,臺灣汽車產業成爲臺灣ICT產業進入汽車供應鏈的平臺,臺灣汽車產業及汽車電子產值2024年合計已達9,948億元,此刻正是臺灣汽車相關產業轉型及升級的關鍵時刻。

車輛公會呼籲,政府在制定關稅政策時,需進行全面且審慎的評估,綜合考慮產業的長遠發展,美國加徵汽車關稅25%對臺灣汽車整車影響並不大,政府不需要主動調降汽車整車進口關稅,以避免對臺灣的汽車及汽車電子相關產業帶來嚴重衝擊,進而對整個汽車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