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興起 洋基工程看旺H2
洋基工程13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劉士源表示,目前看來美國製造趨勢逐漸成形,包括半導體產業、伺服器等都看到龐大商機,洋基工程也已決定赴美並完成美國子公司設立。圖/美聯社
洋基工程近六季EPS
洋基工程(6691)13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劉士源表示,目前看來美國製造趨勢逐漸成形,包括半導體產業、伺服器等都看到龐大商機,洋基工程也已決定赴美並完成美國子公司設立。
目前洋基在手訂單約370億元,包括臺灣、中國、馬來西亞及美國都有大型專案接洽中,預計今年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營運樂觀,且2026年在海外營收開始貢獻下,營運將持續正向。
劉士源指出,美國近年在製造業與高科技領域重啓投資,吸引衆多國際合作夥伴參與,AI、伺服器及半導體相關基礎建設需求同步升溫,洋基過去一年完成美國子公司設立,建立在地營運據點,未來將結合臺灣與美國工程資源,與當地供應鏈深度合作,掌握市場契機。
他透露,洋基已針對美國市場研擬多種合作模式,包括與在地人才結盟、共享資源與技術等,以因應不同專案性質。雖短期內需觀察訂單落地情況,但已鎖定AI與雲端運算市場爲切入重點,並鎖定臺美兩地潛在客戶。
除美國外,洋基全球佈局已涵蓋中國大陸、泰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其中,泰國市場深耕逾兩年,馬來西亞則於今年設點,主要鎖定數據中心,劉士源指出,數據中心需求在算力、雲端儲存等領域持續攀升,馬來西亞已有專案規劃中,泰國市場近期也加快推進。
談到在手訂單與營運展望,劉士源表示,目前在手訂單約370億元,雖較上次法說會的420億元略降,但預期下半年會有來自中國大陸與泰國的大型訂單補上,預期今年下半年營收將優於上半年。自7月以來,公司營收已較同期成長58%。
外界關注海外佈局對毛利率影響,劉士源坦言,毛利率影響因素包括供需、匯率、關稅與當地成本結構。洋基將精準反映報價,未來毛利率變化不一定隨海外佈局增加而降低,以目前在手訂單及海外佈局步調,展望2026年維持成長,劉士源強調,仍持正向看法。
洋基上半年合併營收98.27億元、年增58.89%,稅後純益12.7億元、年增55.92%,雙創同期新高,未加權後股本計算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11.29元,以盈餘轉增資後股本計算上半年EPS 10.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