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信奉叢林法則,但關稅的公平性是現代商業文明的一大特徵|周新平

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元是國際貿易結算主要貨幣,這使得美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佔據強勢地位。特朗普政府打着“維護美國貿易公平”旗號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反映了美國政府的叢林法則思維——用自身的強勢欺壓別國以獲得更大的利益。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了世界各經濟體的強烈反對,各方反制舉措陸續出臺,美國經濟也承受着最近幾十年裡前所未有的衰退的壓力。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在給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正在反噬美國自己。

關稅的公平性原則不容破壞

有國際貿易就有關稅存在,但關稅是不同國家之間因貿易而達成的一種默契,其稅率體現的是公平性。由於國與國之間資源、技術、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存在差異,同一商品在不同國家的價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國際貿易中同一類商品在不同國家的進出口中就有了不同的關稅稅率,目的就是通過關稅儘可能地實現國際貿易的公平性。在現代文明社會,關稅並不是由某個國家自行決定的,而是通過談判協商共同決定的。關稅的公平性通過多邊協商和合作來實現。世貿組織以及世貿組織的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就發揮着監督多邊貿易協議的執行、主持多邊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作用。當前,世界貿易組織提供了一個多邊框架,各國可以在其中就關稅政策進行協商和談判,以達成公平合理的共識。通過多邊協商,各國可以共同制定關稅規則,避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公平性的破壞。合理的關稅稅率是關稅公平性的重要體現。關稅稅率的設置應基於多方面的考量,包括保護國內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平衡貿易關係等。例如,許多國家對某些幼稚產業或戰略產業設置較高的關稅以保護本國產業,但這種保護應在合理範圍內,避免過度保護導致貿易壁壘過高。對等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公平性,但需要合理應用。合理的對等原則應在尊重各國國情的基礎上,通過多邊協商和談判來實現。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是一種“一刀切”的做法,忽視了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的差異,利用美國自身在國際貿易中的強勢以獲取更多利益。這一行爲是對關稅公平性的破壞,招致各經濟體的反對是必然的。

美關稅政策傷害全球經濟

中國是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的主要目標。在特朗普任美國總統之前,中美之間的關稅,是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與美國等世貿組織成員談判形成的。根據談判結果,中國承諾在加入世貿組織後逐步降低關稅總水平。到2010年中國已將關稅總水平從2001年入世時的15.3%降至9.8%,全面完成了入世降稅承諾。此後,中國又多次自主降低關稅,截至2021年即加入世貿組織20週年的時候,關稅總水平進一步降至7.4%,低於所有發展中成員,接近發達成員水平。農產品平均稅率更是從23.2%降至15.2%,約爲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的四分之一,遠低於發展中成員56%和發達成員39%的平均關稅水平。可以說,中美之間通過談判協商確定的關稅,對雙方都是基本合理,體現了公平原則。特朗普政府未經談判協商單方面加徵關稅的行爲,違反了國際自由貿易規則,擾亂了關稅公平性,與現代文明社會格格不入。至於特朗普政府所堅持的單方面加徵關稅理由,比如“維護美國利益”、“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美國在國際貿易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等等,只不過是無理也無力的藉口罷了。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將傷害全球經濟發展,造成國際貿易緊張局勢。高關稅會導致企業將供應鏈轉移到關稅較低的地區,影響全球供應鏈佈局;高關稅會造成貿易量減少和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全球自由貿易格局;高關稅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影響市場活躍度;單邊關稅舉措削弱了WTO等多邊貿易機構的權威,進而影響全球貿易規則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等等。對美國自身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將使得美國人民不得不爲高關稅帶來的商品漲價而買單。最近幾天,美國國內爆發了多起反對特朗普“對等關稅”的示威遊行,這不僅表明了“對等關稅”政策在美國內不得人心,也是美國人民發起的自救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