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芯片股集體收漲!美國投資稅收抵免政策或進一步放寬

財聯社7月3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參議院本週已經通過了經修訂後的《大而美法案》,目前正在等待衆議院的投票。其中,該法案對美國的芯片政策進行了新的修改,一大關鍵是將半導體制造商的投資稅收抵免從原來的25%提高至35%。

如果《大而美法案》通過美國國會並正式立法,其將鼓勵更多半導體制造商在美國本土建立產能,因爲其在美國投資的成本將顯著下降。另一方面,由於白宮可能頒佈芯片關稅,建立美國境內的芯片產能也將規避這一風險。

受此利好推動,美股市場的芯片股在週三集體上漲,臺積電股價上漲約3%,英偉達股價上漲約3%,超微半導體上漲約2%,博通上漲近2%……除英特爾因自身公司消息而下跌外,其餘芯片製造商及上下游公司都看到股價的上漲。

大棒加蘿蔔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就一直希望推動更多的先進半導體公司前往美國設廠,而隨後的拜登政府也致力於同一目標,但在特朗普看來,拜登政府推動的《芯片法案》顯然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在《芯片法案》中,美國政府計劃爲美國半導體制造項目提供390億美元的補貼和75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並對相關企業提供25%的稅收補貼。

特朗普多次批評稱,政府撥款只是在浪費財政資源,關稅纔是推動半導體生產迴流的最佳途徑。他還曾經呼籲廢除《芯片法案》,但並未在共和黨內取得足夠的支持。

不過,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也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科技諮詢公司Futurum Group首席執行官Daniel Newman表示,關稅威脅使得半導體公司擴大在美產能變得更加緊迫。如果增加的投資稅收抵免的政策得以實施,國產化進程預計只會加速。

對於英特爾和美光等已在美國開展項目的公司而言,新的稅收抵免額度可以改善項目經濟效益並加快進度。此外,臺積電菲尼克斯工廠已獲得《芯片法案》撥款支持,如果其擴大項目規模,也可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