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冠疫苗建議遭誤解 疾管署急澄清:成人高風險族羣仍應接種

有報導指出,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不再建議成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迴應。本報資料照片

有報導指出,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不再建議成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疾管署今澄清,美國最新的會議結論,仍建議高風險成人族羣仍應接種新冠疫苗,並非不再建議成年人打疫苗,而是新增「共同臨牀決策」機制,成人可與醫護人員討論後,依風險評估決定是否接種。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美國施打疫苗不像臺灣都需要經過醫師評估,而是可以自行在藥局購買後施打,美國此次提出的新建議是希望民衆在接種前,可與專業醫師諮詢及討論後,根據自身狀況及風險,再決定是否要接種新冠疫苗。

國內的ACIP專家會議於今年6月時,參考世界衛生組織與多國建議,決定以高風險族羣,爲主要的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如65歲以上長者等10類人。美國多州政府及專業醫學會,包括兒科、婦產科、傳染病與家庭醫學會,也持續建議幼童、孕婦及高風險成人接種,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曾淑慧表示,據國內新冠併發重症的個案數與發生率,發現未滿6歲嬰幼兒及50歲以上成人風險最高,今年秋冬新冠疫苗接種對象調整爲10類族羣,包括長者、高風險病人、醫事人員與機構住民等,同時納入抵抗力較弱的幼兒。

10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以及新冠疫苗採2階段開打。除50至64歲無高風險成人自11月1日開打,其餘9類公費對象均自10月1日率先施打。疾管署呼籲符合條件的民衆踊躍接種,透過疫苗提升保護力,減少秋冬疫情中重症及死亡率。

臺灣新冠併發重症個案數及發生率以「未滿6歲嬰幼兒」和「50歲以上成人」最高,疾管署建議要施打疫苗。圖/疾管署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