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午夜重錘」 中東勢力面臨重組
美國總統川普於白宮戰情室監看美軍轟炸伊朗行動的畫面。(圖/美聯社、白宮提供)
美國空襲伊朗三處關鍵核設施,使哈米尼政權元氣大傷,即使外界研判發生政權更迭的機率不高,但盟友中國和俄羅斯袖手旁觀,將導致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明顯式微。
螢幕中播放的試射影片顯示,一枚GBU-57巨型鑽地彈筆直穿入掩體,隨即爆出巨大火焰和滾滾濃煙。一旁的看板,則以衛星影像搭配文字解釋,呈現伊朗福爾多燃料濃縮廠,遭美軍空襲後的現況。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美東時間6月26日,美國國防部召開記者會,透過上述方式說明「午夜重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的成效。對於這場空襲,能否徹底摧毀包括福爾多在內的3處關鍵核設施,目前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歷經與以色列的12天戰爭,外加美國空襲,德黑蘭當局營造的「不敗神話」,已徹底破滅。
反對聲勢有限 政權更迭難
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聲稱,美國對伊朗的空襲沒有任何成果,伊朗已經在與以色列和美國的戰爭中獲勝。然而,伊朗外交部發言體系坦言,在以色列、美國的反覆攻擊下,伊朗的核設施嚴重受損;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 也釋出伊朗願意與美國談判的消息。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分析,多年來,伊朗的力量主要仰賴核計劃、彈道飛彈,以及真主黨、哈瑪斯等代理人組織;如今,這3股力量已被大幅削弱。
美國政府多次聲明,空襲僅針對核計劃,而非與伊朗開戰,現階段美國也沒有推翻當前政權的意圖;不過,伊朗因這場戰爭損失慘重,除了核設施遭轟炸外,還有2/3左右的彈道飛彈發射器,被以色列摧毀,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羣媒體上提到政權更迭,讓伊朗政權生變與否,成爲外界關注焦點。
阿拉伯研究暨政策研究中心(Arab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Studies)伊朗研究部門主任卡姆拉瓦(Mehran Kamrava)表示,當前的伊朗政權不得人心,但就算民衆對政府深感不滿,也不足以導致政權崩潰,《財訊》雙週刊指出,原因在於,目前德黑蘭當局仍擁有約15~20%的死忠支持者,且缺乏具備足夠實力的反對勢力。
卡姆拉瓦在近日發表的一份論文中寫道,多數的伊朗人或許對於哈米尼領導的統治體系沒有好感,但是伊朗人對於他國的入侵,或是由外部勢力強迫伊朗接受的統治者,更加反感。「就理論上而言,伊朗政權更迭聽起來似乎可行,但在實務上,是行不通的。」卡姆拉瓦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