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七寸”被中國拿捏了?特朗普開始不擇手段,果然不簡單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令美國軍工產業陷入困境,特朗普政府緊急尋求替代方案‌‌

近日,中國實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讓美國軍工產業面臨嚴峻挑戰。由於稀土資源在先進武器製造中不可或缺,美國F-35戰機等關鍵裝備的生產可能受到嚴重影響。特朗普政府正試圖通過開採海底礦產、尋求國際合作等方式緩解危機,但專家分析認爲,短期內美國仍難以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特朗普(資料圖)

‌一、稀土短缺威脅美國軍工產業‌

稀土元素(如釹、鏑、鋱等)是製造先進武器、電子設備和新能源技術的核心材料。例如,每架F-35戰機需消耗約417公斤稀土材料,而美國軍工產業每年消耗的稀土資源大部分依賴中國供應。

然而,中國近期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導致美國軍工供應鏈陷入困境。特朗普政府內部人士透露,五角大樓已多次警告,若無法穩定獲取稀土,美國軍工產能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拖累F-35戰機的生產進度。

特朗普(資料圖)

‌二、中國主導全球稀土產業鏈,美國短期內難以替代‌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還掌握了從開採、精煉到磁體制造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據統計,中國稀土產量佔全球80%以上,且在高純度稀土加工領域佔據絕對優勢。

相比之下,美國雖然擁有稀土礦藏(如加利福尼亞州的芒廷帕斯礦),但缺乏完整的加工能力。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報告顯示,即便美國加大本土開採力度,仍無法在短期內建立獨立的稀土供應鏈。

‌三、特朗普政府緊急應對:海底採礦、國際合作‌

面對稀土危機,特朗普政府正採取多項措施:

計劃開採太平洋海底礦產美國計劃加快太平洋海底金屬資源的勘探與開採,並計劃將開採的稀土儲備在國內。然而,此舉面臨國際法障礙——美國尚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其開採行爲可能引發國際爭議。

尋求與烏克蘭等國家合作美國正與烏克蘭等國家談判礦產合作協議,試圖從其他渠道獲取稀土資源。但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國家的稀土儲量和加工能力遠不及中國,難以滿足美國需求。

推動本土稀土產業復興美國政府已向本土稀土企業提供補貼,鼓勵其擴大生產。但由於技術壁壘和成本問題,美國稀土產業短期內仍無法實現自給自足。

‌四、專家分析:美國難以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軍事與資源戰略專家指出,美國當前的應對措施存在諸多問題:

‌技術瓶頸:即便美國能開採稀土礦,仍依賴中國的精煉技術。

‌成本高昂‌:美國本土稀土開採成本遠高於從中國進口。

‌時間緊迫‌:軍工產業需求緊迫,美國至少需要5-10年才能建立完整的稀土供應鏈。

特朗普(資料圖)

‌五、結論:合作纔是出路‌

中國實施稀土出口管制是維護國家資源安全的正當舉措。若美國希望穩定軍工產業供應鏈,更合理的做法是與中國加強合作,而非採取短視的“脫鉤”策略。

短期內,美國軍工產業仍將依賴中國稀土供應。長期來看,美國需加大技術研發和產業投資,才能真正實現資源自主可控。否則,其軍工產業可能因關鍵材料短缺而陷入長期困境。

【整理報道,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