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放“煙霧彈”中國以不變應萬變

原標題:美國連放“煙霧彈”中國以不變應萬變

近期,圍繞中美關稅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兩次表態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一次是承認美國目前對自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過高,預計稅率將大幅降低,但不會降至零;一次是表示中美之間正在談判,甚至將達成協議。這兩次表態被輿論解讀爲“美國的態度出現緩和,中美關稅戰可能很快迎來轉機”。但真相究竟怎樣?中方又是如何應對的?

截至4月25日,中方已經連續兩天、多次否認中美正在進行經貿談判。引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話說,“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美方不要混淆視聽”。“我們一直在和中國會面”“他們今天早上開了個會”……不管特朗普怎麼爲中美談判“找補”,都擋不住被中方“打臉”的現實。爲什麼中方沒有談?答案很簡單,氛圍不合適,時機也未到。對於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一直很明確——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問題,就應該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然而,現實卻是美方一邊說要同中方達成協議,一邊不斷搞極限施壓。這不是平等對話的態度,也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目前根本不具備對話談判的基礎。

事實也證明,美國在對華關稅問題上的立場並“沒有軟化”。目前美方透露出的信息是,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多種方案:第一種方案,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可能降至大約50%—65%;第二種方案,則被稱爲“分級方案”,即美方將把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分爲所謂“對美國國家安全不構成威脅”和所謂“對美國國家利益具有戰略意義”的商品,其中對前一類商品徵收35%的關稅,對第二類商品的關稅稅率至少爲100%。不管是哪一種方案,美國對華徵收的關稅都比較高,遠超正常貿易範疇,改變不了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的本質。而且,從越南、歐盟、日本與美方的對話或談判釋放出的信息來看,特朗普政府發動本輪關稅戰,目的是將對各國的貿易逆差縮減至零,態度非常強硬,施壓多過和談。特朗普政府認定美國在中美貿易中“吃虧”了,所以急於通過關稅極限施壓“扭虧爲盈”。

中國深知“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所以不會被美方牽着鼻子走。特朗普的表態更像是美國放出的“煙霧彈”,爲的是把球踢給中國、矇騙中方去談判,同時也是爲了裹挾國際輿論,分化國際上反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國家。作爲一個經歷過大風大浪、已與美國打了8年貿易戰的國家,中國早已看清特朗普政府的真面目和底牌,選擇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紮實做好經濟工作”。2025年全國貿易摩擦應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當前我國貿易摩擦進入高強度階段,強調“增強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由此不難看出,中國已經做好全面應對美國關稅戰的準備,不會被美國的“煙霧彈”矇騙,將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不變”應對外部環境的“萬變”。

關稅戰損人害己。美國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本質上是以關稅爲手段顛覆國際經貿秩序,將美國利益凌駕於國際社會公利,以犧牲全世界各國的正當利益服務美國的霸權利益。一定意義上說,美國是在勒索全世界。世界需要的是開放包容而不是封閉孤立,是主權平等而不是恃強凌弱,是公平正義而不是本國優先,是團結合作而不是分裂對抗。國際貿易一旦迴歸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所有國家都會淪爲受害者,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國際社會必須作出正確抉擇,發出一致聲音,採取共同行動。各方應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共同抵制美國單邊霸凌行徑,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美國政府應傾聽國際社會的普遍關切與強烈呼聲,停止針對他國的單邊措施和霸凌行徑,停止犧牲各國正當利益服務自身霸權利益,不要與全世界爲敵,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丁戈隆東)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