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盟接近達成協議 談了這麼久關稅卻沒比英國低 反而更高

德國總理梅爾茨(左)最近表示,以歐盟來談關稅複雜太多了。 路透

歐盟談判代表正接近和川普達成貿易協議,已準備簽署一項臨時「架構協議」,同意在繼續談判期間,美國對歐盟貨品課徵10%的「對等」關稅,協商90天,竟談不出比英國更好的條件。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歐盟接近達成的初步協議中,商用飛機部分將免課關稅,這對空中巴士(Airbus)來說是一大利多。同時,協議也將對部分(主要是德國)汽車業者設下豁免條款,讓像是BMW和賓士等公司獲得關稅寬減。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外交官報導,歐盟已不指望能像英國一樣,在鋼鐵、汽車及其他個別產業爭取到相同待遇。川普還要求,歐盟農產食品須課徵高達17%的關稅。

有一位外交官向金融時報透露:「英國那份協議比這個好,這麼久的談判,結果竟然是這樣,讓人意外。」

倫敦在5月率先和美國達成協議時,歐盟外交官和官員無不表示,英國急於妥協,反而簽下了不利條件。

布魯塞爾原本認爲,歐盟仗着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實力,時間上有本錢和白宮斡旋以爭取更好條件。但歐盟也不敢以牙還牙來回敬美國的報復措施。

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委員會主席卡瓦齊尼(Anna Cavazzini)說:「4月沒有正面反擊川普的非法關稅,確實是錯誤,導致歐盟執委會至今沒有太多空間來要求調降現行稅率。」

相較之下,英國首相施凱爾選擇搶先談判,還派出前全球戰略顧問公司Hakluyt合夥人查德拉(Varun Chandra)擔任商業顧問,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主導協商進程。

德國和其他以出口爲主的歐盟成員國,也一直主張儘快解決問題,減少美國關稅對經濟造成的損害。法國等國也表示希望達成協議,但更傾向對美方要求採取反制。

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歐盟商品將從8月1日起面臨20%或50%的關稅,這是在川普將原訂7月9日的期限延後之後的安排。一位外交官認爲,若能把稅率降回10%,已算是成功。

川普週二表示,美方「大概過兩天」就會向歐盟發函,說明計劃中的關稅措施。

英國對美呈現貿易逆差,但同樣被課徵10%的基準關稅。不過,英國在所謂的「產業別」關稅上談成較優惠的條件,只不過美方最終會不會真的落實,仍有待觀察。

英國獲准每年以10%關稅額度出口10萬輛汽車到美國,這比其他出口國面臨的25%關稅要低;同時,英國還談到鋼鋁免關稅,但這項協議尚未真正實施。

英國談判代表也爭取到美方承諾,在所謂「232條款」下,對藥品關稅給予「顯著優惠」待遇,這是白宮目前正在調查的對象。英國同時獲得未來其他產業(包括銅、木材和噴射引擎)展開232調查時的相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