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城市殺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上升
天文學家根據其亮度估計它的大小爲130到300英尺寬。對其光線特徵的分析表明,它的成分相當普通,並非是罕見的富含金屬的小行星。
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一個全球性的行星防禦合作組織,在撞擊概率超過1%之後於1月29日 發佈了一份警告備忘錄。自那以後,這個數字雖有波動但仍呈上升趨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最新計算估計撞擊概率爲3.1%,潛在的地球撞擊日期爲2032年12月22日。
這相當於32分之一的機率——大致與連續五次正確猜出拋硬幣的結果相同。
上一次尺寸超過90英尺的小行星構成如此重大風險是在2004年的阿波菲斯(Apophis),當時它在2029年撞擊地球的概率短暫達到2.7%——後來通過更多觀測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歐洲航天局行星防禦辦公室主任理查德·莫伊斯爾(Richard Moissl)表示,超過這一閾值是“歷史性的”,該辦公室給出的風險略低,爲2.8%。
“這是非常非常罕見的事件,”他向法新社(AFP)表示,但他補充說:“目前這還不是危機。這不是恐龍殺手。這不是行星殺手。它至多對一個城市有危險。”
行星協會(Planetary Society)的貝茨(Betts)表示,韋布(Webb)望遠鏡(最強大的太空觀測站)的數據將是更好地瞭解其軌道的關鍵。
他說:“韋伯(望遠鏡)能夠觀測到非常非常暗淡的物體。”這一點很關鍵,因爲這顆小行星目前正在朝木星方向運行,下一次接近地球要等到2028年。
與66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寬6英里的小行星不同,2024 YR4被歸類爲“城市殺手”——雖不是全球性的災難,但仍能造成重大破壞。
它潛在的破壞力較少源於其大小,更多源於其速度,如果撞擊的話,速度可能接近每小時4萬英里。
如果它進入地球大氣層,最有可能的情況是發生空爆,這意味着它將在半空中爆炸,威力約爲800萬噸TNT炸藥——是廣島原子彈威力的500多倍。
貝茨表示,如果其大小接近預估範圍的上限,就不能排除小行星撞擊形成撞擊坑的可能性。
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的備忘錄指出,如果它真的撞擊地球,可能的撞擊地點包括東太平洋、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非洲、阿拉伯海和南亞。
專家強調,好消息是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
如有必要,可以發射航天器使小行星轉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2年的雙小行星改向任務(DART)成功展示了這項技術,該任務改變了一顆無威脅小行星的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