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影響幾何?龍頭科技企業迴應來了
《科創板日報》4月7日訊(記者 曾樂 陳俊清 黃修眉 唐植瀟 吳旭光)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伙伴徵收更高關稅。
那麼,美國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幾何?對此,《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了“果鏈”、特斯拉供應鏈、半導體相關科創板公司,以瞭解其最新動態與相關應對舉措。
整體來看,在《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的數10家科創板公司裡,多數企業表示“影響較小、總體可控”;部分高外銷佔比企業正尋求“實現低關稅區域的製造替代”,或已計劃在馬來西亞等其他國家和地區規劃建設海外生產基地,以更好完善全球化佈局。
▍多數科創板公司表示“影響較小、總體可控”
在半導體領域,對於美國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樂鑫科技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王珏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儘管關稅因素的確可能衝擊美國特定區域的市場需求,但公司業務的穩健增長,主要得益於數字化在各產業領域的深度滲透。從全球範圍來看,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其他區域,下游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催生了更多的數字化需求,這一趨勢推動了行業的持續擴張。我們的策略就是繼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瀾起科技證券部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很少有客戶要求在美國交付產品,2024年,公司在美國交付的產品營收佔比小於1%,本次美國加徵關稅政策對公司的直接影響很小,但對於整個供應鏈上下游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後續將根據趨勢的走向制定相關措施。目前美國加徵關稅並未對其他地區銷售情況產生影響,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半導體設備方面,中微公司證券部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海外收入佔比較小,影響總體可控。目前部分原材料需要進口,但體量不大,佔比不高。”
華海清科證券部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海外收入佔比小,(美國關稅)影響較小。”
半導體硅材料方面,有研硅證券部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美國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對公司出口業務存在一定影響。“對此,公司通過擴大國內需求,尋找新的客戶。同時,公司也在開拓除了美國以外的國際市場業務訂單,主要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家或者地區。”
在智能製造領域,不少科創板公司的海外營收佔比並不算低。其中,均普智能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美國營收佔比不高,最大的是歐洲,其次是國內。公司在美國建有工廠,目前關稅對公司的整體影響還在評估中。”據其2024年中報披露,該公司海外營收佔總營收比例超七成。
先惠技術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美國出口業務相對較小,出口歐洲的業務佔比最大。公司會持續關注影響。”據其2024年中報披露,該公司海外營收佔總營收比例超30%。
從事硬質合金製品和數控刀具生產商歐科億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該公司刀具產品目前不在“對等關稅”範圍內,但下游客戶是否受其影響還有待評估。據悉,該公司原材料鎢主要從國內採購,供應穩定,且該公司與主要供應商均爲長期合作,可通過靈活調整原材料採購方式控制原料成本,不會帶來實質影響。
在新能源領域,阿特斯方面表示,對於關稅成本有多種分攤和協商的辦法,合同有關稅變化保護條款,會爭取將關稅的影響限制在合理可控範圍內。同時,該公司在逐步推進海外電芯和儲能系統製造,以應中國產品出口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
三一重能證券部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其實早在本次“對等關稅”措施頒佈之前,中國風電企業已很少在美國開展相關業務了,“因此,在業務層面,對公司影響較小。但這種對全球經濟有重大影響的經濟政策,可能間接影響風電行業;對公司來說,影響主要體現在匯率層面,爲應對匯率波動,公司對此平常也會做一些結售匯方面的管理工作。”
中信博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美國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對該公司業務影響不大。“公司在美國開展的業務較少,佔公司營收的比例非常小。目前公司全球業務主要集中在亞太、歐洲、北美市場,以及中東非、拉美地區等新興市場,光伏電站建設需求不斷放量。”
在生物醫藥領域,創新藥企百利天恆董事長朱義近期公開回應稱,截至目前,“對等關稅”針對的是商品貿易方向,尚未針對創新藥授權交易等知識產權方向。國產創新藥出口額較少,license-in/out交易額較大,但暫不受衝擊。目前,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對美商品貿易以仿製藥出口爲主,創新藥出口規模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中國仿製藥的第一目標市場是國內市場。
▍部分高外銷佔比科創板公司積極開展應對舉措
“根據最新的關稅政策,公司越南工廠的產品銷往美國可能將面臨46%的關稅風險。公司正積極利用自身的全球化運營能力,迅速採取應對措施,確保將關稅影響降到最低。”道通科技方面表示。
據悉,自2024年下半年起,該公司爲應對潛在貿易風險而不斷提高美國本土的安全庫存。當前,其美國庫存產品可滿足未來6-9個月的銷售需求,“公司有信心達成美國區域的年度業務目標”。
對於美國關稅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道通科技相關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回應表示,目前美國的對等關稅是初步方案,不排除在後續過程中還會發生變化。基於目前情況,該公司將採取以下應對措施:一是基於目前的對等關稅政策下,已提前在部分低關稅國家或地區(如:墨西哥、土耳其、匈牙利、新加坡等)尋找製造場所並開展了相關人員儲備工作,預計可在1個月內實現低關稅區域的製造替代;二是部分產品線(如:TPMS、充電樁等)可實現美國本土製造,該公司美國北卡工廠已於2023年末投產,已在美國本土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和製造體系。
“除美國市場外,公司在歐洲市場以及亞太、中東、南美等廣闊的新興市場均有完善的營銷服體系建設與佈局。”上述道通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專注於推動智能短交通和機器人產品的九號公司方面表示,依託該公司全球化業務佈局,其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初步統計,2024年,該公司來自於美國市場的營業收入佔該公司總營業收入比例不足10%,經營性利潤EBIT佔其總經營性利潤EBIT比重則更低。
“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主要來源於中國和歐洲地區,公司電動兩輪車市場主要集中於國內,因此本次關稅調整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有限,公司經營情況一切正常。”九號公司方面說道。
▍“果鏈”、特斯拉供應鏈上市公司最新迴應來了
美國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後,引發全球市場關注。在這其中,“果鏈”、特斯拉供應鏈上市公司的最新情況備受市場關注。
其中,藍思科技是蘋果手機玻璃、金屬、後蓋、攝像頭等結構件模組的核心供應商。藍思科技今日(4月7日)迴應稱:“得益於前瞻性的全球化佈局和持續深入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公司已構築起穩健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經全面評估,預計關稅政策變化對整體經營影響非常有限。”
截至目前,藍思科技在國內外擁有9個研發和生產基地,包括位於越南、泰國、墨西哥的生產基地,以及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辦公駐點。該公司在越南和墨西哥爲美國客戶批量出貨,未來計劃繼續擴大全球業務佈局。據其年報披露,藍思科技2024年海外業務佔比爲58%。
“果鏈”歌爾股份主營業務包括智能硬件(VR/AR)、智能聲學整機(TWS耳機)以及精密零組件(傳感器/光學器件)等業務。
歌爾股份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該公司大客戶(美國本土科技巨頭)曾成功申請關稅豁免,避免了供應鏈成本的增加。“目前,客戶需要再次申請豁免,公司正與客戶積極溝通,關注豁免申請的進展。關稅增加幅度高達30%-40%,而供應鏈的利潤率本身較低,無法承擔額外成本。 如果豁免申請失敗,客戶可能需要承擔關稅成本,或者將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 關稅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將對銷量、收入和利潤等財務指標造成極大衝擊。”
福立旺是“果鏈”上市公司之一,主要佈局精密金屬零部件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福立旺董事長許惠鈞表示,“整體來看,美國加徵關稅對公司的影響很小,公司發展前景可期。一是公司在東南亞包括越南沒有投資;二是公司產品主要爲可穿戴用精密零部件,許多零部件是獨供產品且基本上沒有替代產品,訂單還在穩步增長;三是公司光伏產品中的金剛線母線尤其是鎢鋼合金產品,採用了公司獨家且全球唯一的電鍍溼拉工藝,今年將進入盈利期;四是公司獨家開發出超微小行星滾柱絲槓,屬於行業領先水平。”
蘋果公司是華興源創的主要終端客戶之一,其測試解決方案已經用於蘋果公司的手機、平板、手錶、耳機、智能音箱等主力產品的測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華興源創與特斯拉展開了多方面合作,目前已爲特斯拉開發了車載電腦測試機、車身控制器測試平臺和各類電子產品模塊燒錄和通訊測試等相關設備。
對於美國公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華興源創證券部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總體影響不大,目前還沒法明確量化。”
Canalys高級分析師朱嘉弢認爲,美國對中國等手機生產國加徵關稅,導致美國市場手機生產成本上升,零售價格可能隨之上漲。大部分手機品牌依賴中國等生產,雖尋求將產能轉移至印度等關稅較低國家,但進展緩慢。“關稅導致上游供應鏈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較小:一方面,消費電子產品半導體多不在美國本土生產;另一方面,整體供需關係抑制了上游成本大幅上漲。”
▍中國科創企業如何走好“全球化”這步棋?
創道硬科技創始人步日欣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加徵關稅,對半導體行業來說,短期有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特別對於國產設備、材料和芯片廠商來說,下游的客戶更有實現國產化供應鏈的意願了。”
步日欣進一步解釋稱,“目前半導體領域的國產突破,還處在中低端和成熟環節,這部分市場競爭也較爲激烈,國內廠商和國外廠商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價格上。而且下游客戶爲了保障產品質量,很難給國產廠商太多的試錯空間,這一點大大阻礙了國內突破的進度,而關稅恰恰能夠加快這一進程。”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爲,現階段中國跨境電商在全球的優勢主要還是性價比優勢,如若沒有建立起有效的跨境電商品牌壁壘,或將較易遭遇關稅衝擊。“中國跨境電商未來需要持續開拓新市場,同時需要不斷進行轉型與積累,從性價比走向品質、品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分析認爲,A股優質資產的估值處於歷史底部,下跌空間有限。投資者應保持信心和耐心,通過持有優質資產應對市場波動。“從長期來看,中國優質資產仍具有估值修復機會。”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中國出海企業佈局海外產能,應充分考慮當地政策和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如:國別貿易投資風險、產業鏈完整性和資金、履約風險等。“當前,海外佈局目的地選擇更爲多樣,企業出海的驅動力也不再僅是應對貿易壁壘,更多在於考慮產能雙軌制、多元化供給和輸出,互利共贏,共同開拓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