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放寬AI晶片管制後 這二家科技巨擘擴大臺積電投單量

圖爲臺積電南科八吋廠區外觀。記者尹慧中/攝影

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在最新的「AI供應鏈」產業報告中指出,美國放寬AI晶片管制後,包括輝達(NVIDIA)、超微(AMD)紛紛擴大對臺積電(2330)的投單量,其中輝達增單20萬顆H20晶片,超微也增單5-10萬顆MI308晶片。

大摩大中華區半導體主管詹家鴻在最新釋出的「AI供應鏈」產業報告中指出,在相關CSP大廠相繼公佈財報後,統計全球前11大超大型雲端業者(Hyperscalers)今年資本支出預估已上修至4,450億美元,年增率達56%。

預期2026年雲端資本支出將年增31%、達到5,820億美元,續創歷史新高,遠高於市場共識的16%。儘管資本支出成長明顯出現減速,不過預期後續對2026年的預估值仍有上調的機會。

詹家鴻假設AI伺服器的資本支出比重上升,這將使2026年AI伺服器資本支出可能年增高達七成,強化AI需求仍將維持強勁、與美國及大中華半導體產業「具吸引力」的看法,並化解了近來市場對AI前景可能出現陰霾的疑慮。

此外,在中國大陸AI晶片的供應方面,美國解除對中國大陸部分AI晶片的限制後,根據大摩對供應鏈的訪查,輝達已向臺積電增下新單生產H20晶圓,這將在原有100萬顆H20晶片的基礎上再新增20萬顆。

超微也在美國放寬AI晶片管制後,重啓對中國大陸銷售MI308晶片,臺積電將增加生產5-10萬顆,以因應中國大陸市場所需。而中國大陸在地業者也努力提升本土的GPU供應能力,在在均顯示市場對AI需求仍在不斷升溫中。

儘管AI需求持續強勁,但詹家鴻說,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估計臺積電至2026年底的CoWoS月產能仍維持在9.3萬片仍未變,主因2026年CoWoS總產能仍可支持雲端AI半導體產業再成長約四至五成,這可能會對部分設備股產生負面反應。

臺廠中,詹家鴻點名按贊臺積電、聯發科(2454)、世芯-KY(3661)、信驊(5274)、京元電(2449)等五檔個股,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