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次長提名人:臺灣國會刪軍費令人不安 國防開支應逾GDP10%

▲美方憂臺灣備戰速度無法嚇阻解放軍,國會竟還刪軍事預算。(圖/軍聞社)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Elbridge Colby)4日於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重申臺灣的國防預算「遠遠不足」,並認爲應該接近GDP的10%。他強調,未來的重點是避免臺灣引發與北京不必要的衝突,同時爲美國爭取時間,以改善美中軍事失衡的現況。此外,他對臺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表示「深感不安」,並建議臺灣應向南韓學習,發展一支「更嚴肅」的軍隊。

《中央社》報導,聽證會上,共和黨參議員韋克爾(Roger Wicker)質疑柯伯吉對臺灣防衛立場的轉變,指出他在2022年曾表示中國若入侵臺灣,將對美國構成重大威脅,但去年11月卻撰文稱「美國人沒有臺灣仍然能生存」。柯伯吉迴應表示,他對臺灣的重要性立場始終如一,美國對臺的承諾雖然主要是「隱含的、間接的,或基於傳統習慣」,但國防部已將臺灣列爲「首要想定」(pacing scenario),並進一步具體化。

柯伯吉強調,臺灣雖然連年增加軍費,但國防支出佔GDP比例仍低於3%,這與當前中國的軍事威脅不相匹配。他支持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觀點,認爲臺灣應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10%,或至少朝此方向努力。他指出,臺灣的備戰速度不足,美國應透過強化政策溝通,促使臺灣採取更積極的國防策略。

他進一步表示,自己的目標之一是確保美軍能夠在不被迫立即介入衝突的情況下,爭取時間來應對美中軍事平衡惡化的問題。他強調,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防止中國在印太地區取得霸權,而臺灣的自我防衛能力對此至關重要。

當談及臺灣國會刪減軍費的決定時,柯伯吉直言這讓他「深感不安」,並批評臺灣政府在強化國防上的緊迫感嚴重不足。他認爲臺灣應該學習南韓,建立一支更具戰略意識與作戰能力的軍隊。他指出,若美國人必須承擔風險保衛臺灣,而臺灣自身卻未做足準備,這對美國來說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有效的戰略原則。

柯伯吉過去在川普政府第一任期擔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而他的祖父柯比(William Colby)則曾在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福特(Gerald Ford)時期擔任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他長期關注臺灣的國防支出,曾在去年5月投書《臺北時報》,批評臺灣政府在強化軍備方面缺乏緊迫感,並認爲臺灣的國防支出應至少達到GDP的5%,甚至主張若臺灣的安全與主權面臨威脅,軍費應提升至GDP的10%。

柯伯吉肯定臺灣在國防戰略上已採取不對稱作戰的方式,但他也強調,面對中國大規模的軍事擴張,臺灣目前的國防支出仍不足以應對潛在的威脅。美方對此將持續關注,並希望臺灣能加強軍備,以確保自身安全,並減輕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