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準國防次長柯伯吉:臺灣國會減軍費令人不安 國防開支應逾GDP10%
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今天重申,臺灣軍費遠遠不足,應該接近GDP的10%;他未來的目標是避免讓臺灣引發與北京不必要的衝突,爲美國爭取時間改善美中軍事失衡。柯伯吉也提到,臺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上午舉行柯伯吉(Elbridge Colby)的人事聽證會,共和黨龍頭韋克爾(Roger Wicker)關切柯伯吉對防衛臺灣的立場「軟化」,民主黨籍資深議員利德(Jack Reed)也請他說明國防部應如何維繫與臺灣及印太盟友的關係。
韋克爾舉例,柯伯吉2022年曾在公開演說表示,在國外發生的任何事件,都不太可能比中國入侵臺灣對美國人構成更嚴重的威脅,但他在去年11月撰文寫到,美國確實有強烈的利益需要保衛臺灣,「但美國人沒有臺灣仍然能生存」,請他解釋調整立場的原因。
柯伯吉回答說:「我對臺灣價值的立場是一貫的」。
他說,美國對臺灣的承諾主要是「隱含的、間接的或基於傳統習慣」,美國對臺承諾已透過國防部將臺灣列爲「首要想定」(pacing scenario)而具體化。但鑑於中國日益增強的威脅,以及美國自身準備不足的情況,他對臺灣的防衛有了不同評估。
柯伯吉指出,他持續試圖發出警訊,「提醒我們必須專注並使我們自身的部隊能夠有效且合理地防衛臺灣」,並讓臺灣人及日本人做出更多努力。
雖然臺灣近年連續增加軍費,柯伯吉認爲,臺灣國防支出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佔比仍遠低於3%。「我同意川普總統的觀點,臺灣的國防預算應該接近GDP的10%,或至少在這個範圍內」,真正聚焦防衛。
他提到,自己上任後的目標之一,也包括避免臺灣引發與北京不必要的衝突,爲美軍爭取時間和空間來解決美中軍事平衡惡化的狀況。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於阻止中國取得區域霸權,這點至關重要。
當被問到對臺灣國會刪減軍費的看法時,柯伯吉說,這讓他深感不安,在他對臺灣相關的政策溝通與建議中,他一直在努力以各種可能的方式促使臺灣向南韓學習,也就是擁有一支「更嚴肅」的軍隊。
他表示,要求美國人,尤其是美軍承擔風險,而盟友卻不願盡責任,這對美國不公平,也不是可行的戰略。
柯伯吉在「川普1.0」擔任國防部副助理部長。他的祖父柯比(William Colby)則在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M. Nixon)和福特(Gerald Ford)任內領導中央情報局(CIA)。
臺灣軍費支開一直是柯伯吉關注焦點之一。他去年5月投書「臺北時報」時指出,臺灣在大幅強化國防方面極度缺乏緊迫感,臺灣政府去年8月宣佈國防支出擬爲190億美元,僅佔臺灣GDP的2.5%。
他在文中寫道,鑑於兩岸軍力差距懸殊,臺灣的國防支出至少應達GDP的5%。他甚至說:「事實上,如果臺灣的安全與自主權危在旦夕,何不花費10%?」
柯伯吉肯定臺灣確實取得一些進展,例如在國防戰略採用不對稱作戰。然而,他也指出,考量到中國令人畏怯的建軍規模,臺灣的國防支出與備戰速度極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