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低價米來臺? 鄭麗君:依糧食安全、產業利益與美談判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邱德祥/攝影

臺美關稅談判細節未明,各界關注若未來大量美國低價米進口是否衝擊我國糧食安全。行政院臺美經貿工作小組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指出,美方當然期待市場開放,但糧食安全是我方考量原則,若對臺灣有互補性項目,或進口部分有其他替代,都是考量之一,政府會依糧食安全及產業利益與美談判。

立法院會今邀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提出「臺美關稅談判之進程、方針、原則及臺灣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關注近日媒體報導政府將犧牲農業換取關稅調降,卓榮泰迴應,臺美雙方都有提出方案,但都沒有達成協議,也還沒到總結會議、聯合聲明出來,協商仍在進行中,但糧食安全及國民健康不能妥協。

針對美國低價米若進口臺灣,是否危及糧食安全。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農業部今年初推動糧食安全升級方案,當前產地價很好,他強調稻米是糧食安全的重要產物,必須守護,雖然美國有期待,還是要持續溝通,一定會守護糧食安全。

陳駿季說明,不是所有零關稅都很可怕,原物料部分如「黃小玉(即黃豆、小麥、玉米)」,零關稅進口後,飼料價格會降低,對產業是好的。有些產品臺灣很少生產,這類產品可滿足需求,儘管確實衝擊有些產品,但我方有做衝擊分析和因應方案。

鄭麗君補充,美方當然期待市場開放,但農業敏感項目涉及糧食安全,是我方考量的原則,是我方重點考量,實際上也無法逐項去談,因爲可能影響最終談判結果;如果是有互補項目可納入考量範圍,臺灣依賴進口部分,在國家之間有替代,這也是一種考量。

她說,政府會綜合考量糧食安全和產業利益,跟美方做相關談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