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月 CPI 可能是川普關稅推升通膨的開端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高於經濟學家預期,可能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終於開始推升通膨。路透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高於經濟學家預期,可能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終於開始推升通膨,儘管初期影響仍很溫和。隨着川普7月再度升高貿易戰緊張情勢,專家警告通膨展望不容樂觀,可能給聯準會(Fed)往後降息路徑平添路障。
勞工部勞動統計局(BLS)15日公佈,美國6月CPI年增率達2.7%,高於5月的2.4%和彭博訪調分析師估計的2.6%。一部分是受食物價格上漲驅動,能源價格同步上漲0.9%。新車和二手車價下跌,飯店住宿和機票價格則下跌。
6月CPI可能是川普關稅推升通膨的開端
值得注意的是,6月的CPI數據開始呈現與關稅相關的物價上漲,包括衣服、鞋子、傢俱、家電和玩具等項目,但這些產品與一年前相比的漲幅都不大。
剔除波動大的食物與能源項目,則6月核心CPI年增率2.9%,符合預期,但增幅比前三個月的2.8%加速。
Inflation Insights分析師夏里夫說:「今天的報告顯示,關稅開始咬了。」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德呼應說:「關稅的效應終於透過通膨反映出來,儘管影響仍然溫和,那顯示企業目前爲止吸收了可觀一部分的衝擊。」
關稅實施數月 爲何先前通膨數據沒反映
經濟學家一直警告,川普2.0關稅將導致美國物價上漲,但最近的通膨數據卻見不到關稅對整體物價構成壓力的跡象。
川普表示,通膨溫和,顯示那些末日預言太誇張,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EC)主席哈塞特14日接受CNBC訪問時也說:「時間夠久了,數據還看不出來。」他重申,爲川普關稅埋單的將是外國生產者,不會是美國企業或消費者。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直言,所謂「外國人爲關稅埋單論」是胡說八道。假如民主黨籍總統強行對每一種美國製品徵收15%的銷售稅,川普還會說「這不會推升物價,因爲企業會自行吸收稅金」嗎?同理,外國企業勢必也不會自行吸收關稅成本,畢竟關稅本質上就是對外國貨徵收銷售稅。
哈塞特並聲稱,通膨未如預期大爆發,從數據也看出「愛國主義」發揮作用。他指出,某些進口的需求「陡降」,因爲民衆踊躍買美國貨。
但其他經濟學家警告,關稅效應遲早會開始衝擊物價。GloibalData TS Lombard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布里茲說:「關稅本來就是一種稅,一種對企業盈餘課徵的稅。」
之前物價尚未反映關稅提高的效應,主因是許多企業唯恐嚇跑消費者,而忍住不調漲價格,自行消化存貨或吸收一部分升高的成本。近幾個月來,通膨壓力相對溫和,一大原因在此。
然而,企業忍耐終有限度,一旦囤積的存貨售罄,將必須以更高價格進口新貨。那將迫使企業做困難的抉擇:該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還是想方設法節省開支以維持利潤。
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史威特說:「企業正吸收一些關稅,但無論如何,經濟必會受關稅打擊。如果企業吞下的成本超出他們預期,必會想辦法削減成本以保護利潤,把砍員額或砍工時攤在臺面上。」
尤其川普本月來發動新一波關稅攻勢,包括對歐盟重課30%關稅,若果真如期在8月1日實施,經濟學家長久來警告的「停滯性通膨」(通膨加劇且經濟成長停滯)震撼也不遠了。
投資公司聯博經濟學家韋諾葛瑞德說:「關稅最終落點愈高,停滯性通膨衝擊就愈大。」
夏季將見關稅衝擊經濟、使Fed利率決策複雜化
6月通膨率高於預期,加上川普7月拉高貿易戰後,銅價已大漲,就連咖啡價格也蠢蠢欲動,可能迫使Fed放慢降息步伐,美股最近的漲勢可能隨之戛然而止。
Fed主席鮑爾最近已指出,6月通膨報告是評估關稅影響重要的數據之一。
BBVA策略師柯波斯說:「通膨比預期強,將強化Fed降息立場維持審慎的論點。」
在川普本月宣佈新一波關稅之前,Fed官員就預料,關稅的經濟衝擊可能在夏季益發明顯,只是衝擊降臨的時點一直隨川普政策轉變而波動,但大致不出快則6月、慢則8月底或9月的範圍。這也導致Fed下一次降息時機更混沌不明。
6月CPI公佈後,專家預期Fed仍將維持觀望態度。許多人認爲最快9月可能啓動降息;其他人則認爲,Fed可能不得不按兵不動至少到12月。
負責Fed利率決策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本月29日至30將舉行決策會議,一般預料仍將維持政策利率目標區間在4.25%~4.5%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