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一線丨“特朗普衰退”重創市場: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納指暴跌4%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加劇了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
美國東部時間3月10日,三大指數均大跌超2%,納指暴跌4%。特斯拉跌超15%,創2020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抹去了2024年11月特朗普當選以來的全部漲幅。標普500指數較2月19日創下的歷史高點回落8.7%,納指較近期高點大跌近14%。
對於美國經濟是否會陷入衰退這一關鍵問題,特朗普未排除可能性。特朗普稱,美國政府正在把財富帶回美國,但“這需要一點時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表示,隨着新一屆政府削減政府開支,美國經濟可能經歷一個“調整期”。
美國政府的言論讓市場風險偏好急劇降低,面對美股暴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表示,目前很多人預計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對通脹感到擔憂,但有更多的理由看好美國經濟,他不認爲衰退會成爲現實。
但這番不痛不癢的表態並未拯救市場,投資者正密切關注接下來特朗普的表態和行動。
特朗普政策重創市場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特朗普的親商政策會提振經濟和股市,但現實卻給了一記當頭棒喝。
特朗普政府對可能經濟衰退的態度過於輕描淡寫,這令市場感到不安。Motley Fool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分析師Shelby McFaddin評價稱,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政府幾乎毫不掩飾地表示:他們的政策目標將帶來陣痛。
美股的暴跌也就不足爲奇了,截至3月10日收盤,道指跌2.08%,報41,911.71點;標普500指數跌2.70%,報5,614.56點;納指跌4.00%,報17,468.32點。
各大企業高管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關稅的次數也出現激增。在標普500指數11個板塊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都出現了有關關稅的言論。這與去年的趨勢截然不同:在去年的幾個財報季中,美股企業最熱門的話題是“人工智能”。
具體來看,截至3月5日的當前財報季上,關稅在美股企業財報電話會上被提及384次,創下紀錄。在過去的5年裡,對於類似話題的提及次數從未超過100次。
花旗股票策略師德魯·佩蒂特(Drew Pettit)表示,如果特朗普提議的關稅付諸實施,在不取消關稅的情況下,標普500指數每三個月的每股盈利可能會減少約3美元。如果企業盈利增幅不及預期,策略師們通常會下調標普500指數的年終回報率預測。
不過,也有一些分析師認爲市場過度擔憂了,投資者可以把握抄底時機。美國投行Wedbush知名分析師Dan Ives表示,混亂創造了機會,幾十年來逢低買入一直是我們的策略。關稅增加了不確定性,但這不會改變需求週期,換句話說,這不會終結科技股的牛市。“現在更多的是機會,而不是逃避的時候。”
美國經濟會否衰退成關鍵
美股接下來是繼續走低還是低位反彈?美國經濟會否衰退是關鍵,將決定未來美股走勢。
隨着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逐漸落地,華爾街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領導的團隊將2025年美國GDP增長預期從2.4%下調至1.7%。高盛還上調了對美聯儲最青睞通脹指標的預測,預計核心PCE物價指數將在年底達到3%,高於此前預測的2%。
高盛預計今年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上升10個百分點,較之前的預測翻倍,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五倍。Hatzius指出,關稅對美國整體經濟前景的影響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首先,新關稅預計會推高通脹,從而削減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其次,新關稅會使金融環境收緊,導致市場資金成本上升。第三,關稅實施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促使企業推遲投資決策。
事實上,關稅已經對美國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3月10日,紐約聯儲公佈的月度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2月份,家庭對未來一年的財務狀況表達了更悲觀的看法,失業、違約和信貸獲取預期明顯惡化。有27.4%的受訪者認爲未來一年的財務狀況將變差,達到15個月來的最高水平。美國人預計未來三個月內無法支付最低債務付款的概率上升至14.6%,爲2020年4月以來最高。
此外,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發布的美國2月份製造業PMI遜於預期。衡量制造商爲原材料支付的價格指數從1月的54.9飆升至62.4,爲2022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主席Timothy Fiore直言,整個經濟問題實際上就是圍繞着關稅問題。價格上漲導致企業新訂單減少,也可能影響招聘計劃。如果我們繼續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對美國經濟來說將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儘管經濟衰退目前並非市場主流預期,但相關討論正在升溫。前PIMCO首席執行官Mohamed El-Erian表示,他認爲美國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已上升至25%—30%,而在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出臺前,這一可能性僅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