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風暴席捲歐股市場:德國DAX30指數一度暴跌10%,恐慌背後蘊含哪些機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保護主義政策的衝擊下,曾經作爲美國盟友的歐洲正面臨巨大沖擊。

4月7日,歐洲斯托克50指數開盤下跌6.2%,德國DAX指數下跌7.1%,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4.1%,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7.4%,西班牙IBEX35指數跌4.9%。開盤後德國DAX30指數跌幅一度擴大至10%,萊茵金屬一度暴跌約30%。

今年一度領漲的歐洲銀行股是受衝擊最嚴重的板塊之一,4月7日,法國銀行股開盤即停牌。汽車製造商股也受到影響,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的措施已經正式生效。

歐洲央行執委Isabel Schnabel警告稱,特朗普掀起的關稅風暴可能意味着全球自由貿易時代的終結。“‘解放日’沒有解放,而是似乎標誌着全球自由貿易的終結。”

法國和德國正在推動對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做出更強有力的迴應,以強化歐盟的談判地位。特朗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急劇升級,有可能使歐洲央行預測的經濟擴張中的一大部分化爲泡影。

全球化逆風對歐洲的衝擊尤爲嚴重。威靈頓投資管理宏觀策略師Nicolas Wylenzek對記者表示,歐洲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也是全球最開放的市場之一。國際擴張和供應鏈優化曾是歐洲跨國公司盈利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後歐洲內需異常低迷的時期。而如今,歐洲在新環境下顯得尤爲脆弱,隨着歐洲企業開始適應更碎片化的市場格局,國際化導向的經營模式可能不再是優勢。

整體而言,Wylenzek預計歐洲本土市場導向的行業及小盤股表現將優於大型出口企業,而歐洲外圍市場的表現可能繼續優於核心市場。特朗普第二任期或將加速這一趨勢。

歐洲醞釀反制措施

面對特朗普損人不利己的關稅政策,歐洲的反制措施正在路上。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表示,如果歐洲能夠聯合起來,特朗普將“屈服於壓力”,並調整其關稅政策。他強調,允許特朗普繼續推行關稅政策或試圖安撫他,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有效的策略。相反,歐洲應該採取果斷行動。

哈貝克還呼籲歐洲進行戰略投資,以增強自身獨立性,例如改善雲計算基礎設施,擴大人工智能和太空技術能力。

在特朗普宣佈新的關稅政策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敦促歐盟企業暫停在美國的投資計劃。美國在對歐洲加徵關稅的同時,歐洲企業還在繼續向美國投資,這種行爲傳遞出一種“矛盾的信號”。他強調歐洲國家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而不是各自爲政。

歐盟27國的汽車、鋼鐵和鋁產品已經面臨美國25%的進口關稅。從4月9日開始,歐盟的幾乎所有其他商品還將面臨20%的“對等關稅”。目前,特朗普的關稅已經覆蓋了歐盟對美國出口的約70%商品,總價值約5320億歐元。未來,歐盟的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可能還會被徵收關稅。

在特朗普的關稅風暴衝擊市場和經濟前景之際,歐盟國家尋求形成統一戰線。歐盟計劃在4月9日批准對價值高達28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這將是歐盟對美國的首輪有針對性的報復性關稅。歐盟的首輪反制關稅將於9日進行投票,並預計大概率獲得批准。這意味着歐盟或將加入中國和加拿大的行列,對美國進行反擊。

投資機會在哪兒?

雖然新關稅會危及歐洲經濟增長,但軍事和基礎設施支出的大幅增加有望支撐歐洲經濟。

與美國不同,歐洲政界過去較少將“國家安全”作爲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然而,如今能源獨立、國防能力提升、供應鏈韌性及關鍵資源的獲取正成爲歐洲各國政府關注的核心議題。這些新優先事項可能帶來更具干預性的政策,例如對關鍵行業提供補貼及監管支持。

Wylenzek分析稱,財政支出的增加以及有針對性的政策及監管幹預,將使部分行業受益,而其他行業可能受到影響。國防企業、受益於數字化轉型的電信運營商、受益於能源轉型的電網運營商可能成爲這一趨勢的主要受益者,特別是國防行業,受北約國防開支增長及歐盟強化自身防務能力的推動,可能成爲最直接的贏家。

在當前的科技超級週期中,歐洲的參與度較低。然而,在能源轉型領域,歐洲一些企業已成爲市場領導者,這一趨勢可能催生下一輪超級週期,並受益於歐洲財政及監管政策的推動。

Wylenzek表示,歐洲42家在綠色能源及可持續發展領域處於領先的企業佔據了歐洲股市15%的市值。然而,並非所有能源轉型相關企業都能受益於較高的進入壁壘。例如,熱泵及太陽能面板供應商已展現出較高的市場脆弱性。因此,行業內的分化將爲主動型投資者帶來豐富的機會。

面對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衝擊,歐洲的變革將是一個複雜而充滿挑戰的過程,其中蘊含風險,同時也爲主動投資者創造了機會。Wylenzek建議投資者對歐洲市場採取“槓鈴策略”,核心投資組合應聚焦於本土週期性行業(如歐洲消費品、建築及銀行)和盈利韌性較強的企業,同時擇機配置受益於歐洲干預性政策的行業(如國防、電信及能源轉型相關企業)。從長期來看,投資者還需密切關注能源轉型超級週期的贏家與輸家,以及人口結構變化等關鍵趨勢對歐洲投資格局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