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關稅懲罰買俄油 將印度推向中國大陸陣營?

印度總理莫迪8月底將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是他7年多來首訪中國,引發各界關注,圖爲2016年莫迪(左)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印度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聆聽演講。(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就購買俄油進一步懲罰印度,將印度輸美商品關稅疊加至50%,專家指出,川普此舉恐破壞美國拉攏印度對抗中國戰略。而印度總理莫迪傳出月底將訪中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時隔7年後他首次訪華,中印兩國是否會強化合作關係,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紐約時報指出,川普似乎正放棄美國扶植印度抗中政策,至少更難指望印度在中國議題上與美國進一步合作。

新德里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創辦人斯里瓦斯塔瓦說,美國因爲俄油懲罰印度將促使印度「重新思考戰略立場,可能會進一步強化與俄羅斯、中國及其他多國的關係」。

美國CNBC指出,印度先前是因美國鼓勵而購買俄油,而且俄油並未因制裁遭禁購,只是受制於價格上限。俄國每天出口原油約335萬桶,其中印度購買約170萬桶,中國110萬桶。

曾在布希政府擔任白宮能源顧問的麥克納利說,如今印度肯定覺得莫名其妙。他說:「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去找印度,懇求對方購買俄國石油,讓油價保持低檔,印度也照辦。現在我們卻又反過來質問對方爲什麼買這麼多俄油。」

印度石油業界人士說,如果印度立即停止購買俄油,轉向其他油國採購,「全球原油價格可能飆破每桶200美元」。先前印度爲配合美國製裁而不再進口伊朗石油,現在卻又因爲配合美國買俄油而被制裁。

曾任印度駐美及駐中大使的尼拉奧琦認爲,此事打破「結盟對抗中國」就保證「免於高關稅」的迷思。

對於外傳莫迪將訪華,正值美國政府宣稱將大幅提高對印關稅之際。外媒普遍認爲,莫迪訪華是爲對抗美國「添加籌碼」。

對此,環球時報社評稱,這種視角未免偏頗,維護自由貿易、反擊單邊關稅是當今世界多數國家的共同意願。中印是搬不走的鄰居,雙方合作的清單可以拉得很長。兩國人口加起來超過世界總人口的1/3,兩國經濟規模和全球影響力均處於上升期,在此關鍵節點,中印關係的走向有着更多爲世人所矚目的理由。

另外,川普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祭出更多二級制裁,除了已加徵關稅的印度外也可能包括中國。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向俄媒說,美國迫使中國放棄與俄羅斯合作的企圖不會得逞。 劉鵬宇稱,中國一直堅決反對「非法和不公正的單邊制裁」及美國的「長臂管轄權」,脅迫和施壓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