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會談在即 專家揭「最大陷阱」要川普效法雷根
美國總統川普於2017年7月7日在德國漢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面。(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將在阿拉斯加會面,討論烏俄戰爭的停火協議,CNN建議,川普應該借鑑雷根(Ronald Reagan)在冰島雷克雅未克(Reykjavik)的做法。
CNN分析指出,普丁將帶着操控川普的想法抵達阿拉斯加,試圖讓川普支持一個曠日持久的外交進程,卻不停止戰爭。但如今,川普可以在佔據優勢的立場上向普丁要求停火,因爲上個月他宣佈,若俄羅斯拒絕停火,他將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產品的國家實施經濟制裁。
川普如今在全球舞臺上同樣處於強勢地位,談判策略必須反映這個現實。在這樣的背景下,川普應該從雷根總統身上汲取靈感,1986年10月,雷根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與蘇聯總統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會晤,雖雙方接近達成歷史性核武管制協議,但雷根拒絕放棄「星戰計劃」,談判破局。這場被視爲外交失敗的峰會,卻在一年後促成美蘇簽署首份消除一類核武器的條約,併爲1991年《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奠定基礎。
今日曆史學家回顧雷克雅未克時,普遍將其視爲冷戰的轉折點,並認爲雷根在戈巴契夫面前堅守原則,爲和平奠定了基礎。
而這個歷史經驗該如何應用在烏克蘭議題上?在下週的阿拉斯加峰會上,普丁恐以伊朗、中國大陸、貿易、核能與反恐等議題轉移焦點,藉此營造美俄在全球事務合作的形象,淡化烏克蘭主題。分析指出,美方應該同樣應該把焦點完全鎖定在烏克蘭問題,並明確表示,其他議題上的合作是有可能的,但必須以解決烏克蘭問題爲前提。
在烏克蘭議題上,俄方很可能會提出附有地圖的詳細方案、建議新的換俘計劃,或提出局部且有限的停火協議。普丁將聲稱自己已準備好實現持久和平,並讚揚川普是唯一能做到這一點的領導人。這些聽起來或許頗具吸引力,也迎合川普展現形象的興趣,但對美方而言,這是一個陷阱。普丁的目標,是拖延任何新制裁的實施、繼續推進戰爭,並在川普的認知中,將促成和平的責任轉嫁回澤倫斯基身上。
如果川普希望這場峰會能推進烏克蘭和平進程,他應該效法雷根,並堅守自己已公開宣示的原則:全面實行30天停火。在未達成此目標前,不應展開任何進一步討論,尤其是俄羅斯據稱將向烏克蘭提出的新領土割讓要求。任何不以俄羅斯停止戰爭爲前提、並在停火期間展開結束戰爭談判的安排,都是失敗。爲了爲烏克蘭和平創造必要條件,總統必須做好離開談判桌的準備。
川普週一在評論中形容這場峰會是一次「試探性會議」,而非帶着明確成果目標的會晤。雷根不會採取這種做法,川普也不應該如此。
分析警告,應避免在美俄峰會中被捲入帶有地圖的詳細討論,以及對俄烏軍隊接觸線進行調整的談判,因爲烏克蘭並未參與這場峰會。
外交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在談判桌上,你就會成爲菜單上的菜。」普丁會希望讓世人看到,他與川普在美國本土並肩而坐、手持地圖,爲他所入侵的一個歐洲國家劃定未來邊界的畫面。如果這場峰會存在長遠風險,那就是這幅畫面,這是普丁渴望的,而美國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應該給予他。
一旦達成停火,才應該進入包含烏克蘭全面參與的詳細談判階段。這個順序絕不能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