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業績會:全球化佈局有望弱化關稅風險,堅持海外自主品牌優先戰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翁榕濤 實習生 張欣 廣州報道

4月11日,美的集團(000333.SZ)舉行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公司線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美的2025年將重點聚焦三件事,包括堅持海外自主品牌優先、堅定用戶直達模式轉型和推動To B(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業務發展轉型。

美國加徵關稅是衆多投資者最爲關心的話題之一。關於關稅對美的業績的影響,美的集團董事會秘書高書未透露美的集團來自於美國營收的具體數字,但表示美的集團來自於美國的收入較低。

美的集團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家子公司、38個研發中心和44個主要製造基地,員工超過19萬人,業務遍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美的正在加速推進“中國供全球+區域供區域”模式,推動海外新工廠的建設與投產,在海外設有22個研發中心和23個主要製造基地,遍佈十多個國家。

美的集團高層認爲,基於美的在海外持續的產能擴張,可以有效弱化美國對華關稅對美的集團的業績影響。

自3月28日年報發佈以來,美的集團的股價一度承壓,從3月31日最高80.50元/股,4月7日收盤價爲67.19元/股,跌去了15%以上。

股價大幅下跌折射投資者對其受到關稅影響的顧慮。

美的集團於3月28日宣佈,以不超過100億元,不低於50億元,使用公司自有資金或股票專項回購貸款,回購公司A股股份。

4月8日,美的集團發佈公告,將繼續以不超過30億元,不低於15億元,使用公司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回購公司A股股份。

機器人產業也是當下熱門的話題。美的集團獨立董事肖耿介紹說,美的集團於2017年完成對德國庫卡的收購,迅速躋身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TOP4,隨後成立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收購庫卡後,基於中國市場的應用,公司在共性材料和重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上進行了大量研發投入,以構建機器人的產業鏈。

肖耿表示,關於人形機器人,公司主要聚焦三個方面:一是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二是家電機器人化,在家電產品中融入機器人和AI技術,例如視覺識別、機械臂運用以及人機交互技術等;三是聚焦機器人整機開發,深入挖掘應用場景,積極佈局核心技術。

而人工智能的應用也是市場關注焦點。對於在AIGC方面的應用,美的集團表示,公司持續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中臺技術、大數據等新技術領域探索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