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爆痛點!陸掐川普命脈 一招牽動全球供應鏈
中美之間原本脆弱的關稅休戰,再度因中方的稀土出口新令而動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美之間原本脆弱的關稅休戰,再度因中國的稀土出口新令而動盪。北京透過一紙《2025年第62號公告》,擴大對稀土出口的限制,要求外國企業凡出口含有稀土成分的產品都須申報用途並獲批准。此舉不僅掐住了全球關鍵礦物的命脈,也直接擊中美國總統川普的痛點。
BBC報導,稀土是製造高科技產品的關鍵原料,從電動車、太陽能板到F-35戰鬥機都離不開。中國掌握全球約七成稀土加工能力,如今再度收緊出口,等於對美國的產業基礎「開了一槍」。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直言:「這是中國對抗全世界。他們把火箭筒對準整個自由世界的供應鏈,而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
川普隨即以強硬姿態迴應,威脅對陸制商品加徵額外100%關稅,並限制關鍵軟體出口。雙方的互嗆,讓原本在馬德里達成的經貿談判氣氛再度冷卻。
不過,專家普遍認爲,中國雖暫時握有籌碼,經濟卻不會受到太大沖擊。紐約大學教授卡蘭薩柯斯(Sophia Kalantzakos)指出,稀土出口佔中國GDP不到0.1%,經濟影響微乎其微,但「戰略價值極大」,可作爲談判槓桿。她形容,北京這次的動作是在「爲談判調整隊形」。
澳洲學者麥當納(Naoise McDonagh)分析,北京透過限制稀土出口,精準打擊了美國的供應鏈弱點,「這是中國當下能施加的最強壓力槓桿」。他並指出,美國對中國晶片進口的封鎖雖能拖慢中國腳步,卻無法讓其停擺;相反地,「若中國大陸切斷稀土供應,整個世界的產業都可能停擺」。
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焦陽(Jiao Yang,音譯)則認爲,美方仍有反制選項,例如以降關稅換取北京讓步,這對飽受貿易戰衝擊的中國製造業具吸引力。但他也警告,若雙方繼續角力,美中科技與貿易脫鉤恐進一步加劇。
在全球供應鏈高度依賴稀土的當下,北京顯然抓準了川普的痛點。這場「稀土戰」不僅是經濟手段的較量,更是兩個超級強權爭奪科技與地緣主導權的新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