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特芯科技公司創始人餘浩:創新理想與深圳產業脈搏同頻共振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凡)清晨,石鼓山公園滿目青翠,邁特芯科技公司創始人餘浩卻無暇遠眺窗外。他看着屏幕多窗口的代碼和數據陷入沉思,身側的辦公大通間坐滿研發人員。隨後,他起身參與小組討論,組員們正在調試大模型,桌面圖紙上的芯片已進入流片階段,將以不足5瓦的功耗高速運行十億乃至百億參數級的大模型。
雖然僅成立一年多,邁特芯自主研發的低功耗高性能端側大模型推理芯片,已吸引華爲、榮耀、海爾、優必選等多領域龍頭企業伸出合作橄欖枝。未來,手機、電腦、機器人、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將添“中國芯”加速智能體演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
成立次年就實現大模型產品突破
具身智能融入生活,芯片是生根開花的“鑰匙”。現場演示中,邁特芯LPU芯片讓手機秒級規劃日常行程合理無遺漏、2個人形機器人相互語音對話協作、巡檢機器人自主避障……餘浩說,芯片是人工智能從雲端到線下的核心載體之一,可以讓手機、電腦和機器人像人類一樣思考、按指令主動解決問題。
餘浩在高性能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領域研究深耕逾20年,他2017年歸國加入南方科技大學創辦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擔任未來通信集成電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南科大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曾2次榮獲中國人工智能最高獎項——吳文俊人工智能獎。2023年底,他帶領團隊成立邁特芯公司,專注具身智能芯片研發,支持大模型在AI手機、可穿戴設備及機器人端側拓展應用。
針對不同需求和應用場景的研發齊頭並進,邁特芯成立次年就實現大模型產品初步突破。其中,端側大模型推理芯片主要用於手機、平板和電腦;泛端側產品大模型推理芯片可實現極低功耗,適用於AI耳機、AI眼鏡、桌面機器人等各類智能硬件;高性能集成端側大模型推理一體機重點協助企業自主部署大模型應用,已在工業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等領域開展試用,讓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對外界看得見更“看得懂”。
低門檻高性價比推動AI融入生活
“我們研發的芯片能幫助合作方降低20倍人力成本,開發出更加智能的手機和電腦。”餘浩自豪地說,自研芯片有三大特點:立方脈動架構、張量壓縮算法、感算一體系統,算力可達2.46 TOPS,帶寬高達1000GB/s,帶寬利用率達到80%,大模型推理高達120Tokens/s,而功耗僅爲5瓦,相當於一盞節能燈。
他透露,目前推理卡實測帶寬利用率達75%,性能達75Tokens/s,加速器已完成DeepSeek、GLM、Llama、Qwen、InternVL、miniCPM等主流大模型部署,邁特芯LPU芯片在性能、能效等各方面已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日常生活用得最多的就是端側大模型,我們從系統、架構等各方面綜合發力實現更好的芯片性能,推動國產化快速落地。”餘浩舉例說,同樣是適用於手機和電腦的7B(70億)參數端側大模型,邁特芯性能是許多國際同行的5-8倍甚至更高,目前售價500元,只是國際同類產品價格的零頭。
產學研聯動共振創新不止步
邁特芯辦公大通間裡,坐着“70後”的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80後”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獎團隊成員、“90後”的芯片研發骨幹、“00後”的測試工程師,大家隨時溝通交流。
餘浩說,邁特芯通過企業實踐與課堂教學的互動互促,讓不少“天才少年”嶄露頭角,從芯片架構設計到編譯器、系統、算法都有南科大培養的優秀博士、碩士乃至本科生參與開發,實戰“淬火”培育芯片產業人才。他高興地說:“我們在全球高校首批實現課堂實踐芯片系統的開發和編譯,軟硬件結合教學讓學生們緊跟全球產業發展節奏。”
邁特芯位於深圳“機器人谷”腹地,餘浩開車前往深圳集成電路設計應用產業園只需經過3個紅綠燈。他說,深圳對科創企業的支持不是“撒胡椒麪”,而是精準聚焦產業鏈痛點,例如牽頭搭建的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整合EDA工具、封裝測試等全鏈條資源,使芯片企業研發效率顯著提升。同時對初創企業給予針對性研發資助、辦公租金減免等,產業“土壤”深厚龍頭聚集,從設計到流片、從測試到產線試用,所有環節都能在一小時車程內解決。
從高校教授到創業者,從論文到產品,從實驗室到產業鏈,餘浩在深圳身兼多職,切換自如,他感受到創新理想與產業脈搏同頻共振。“有了深圳的全方位支持,我們對研發出更加高效低功耗的芯片更有信心了。”
(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