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境外保險,選香港還是新加坡?
越來越多朋友把目光投向了境外保險,既能配置外幣資產、做家族傳承,還能提升長期收益穩定性。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香港保險和新加坡保險,到底怎麼選?
今天我們來拆解兩個核心問題:
■ 哪些人適合買香港保險?哪些人適合買新加坡保險? ■ 分紅儲蓄險、重疾險、IUL——哪種適合去哪買?香港 vs 新加坡保險:適合人羣完全不同
兩地保險都支持美元保單、都有國際公司承保,看起來很像。但實際操作時,適用人羣完全不同。
香港保險:適合大衆 + 中產 + 高淨值
✔ 財務覈保寬鬆,小額無需資產證明,適合中產逐步配置✔ 保單種類多,投保門檻低,靈活拆單✔ 理賠接受大陸資料,無需翻譯公證
新加坡保險:適合超高淨值人羣
✔ 財務覈保極爲嚴格,幾乎所有產品都需提供年收入/大額資產證明✔ 資金進出較規範,流程合規但偏保守✔ 英文溝通爲主,資料標準更嚴謹
我們實測對比同一家國際保險集團的產品表現(50歲男性,每年交10萬美元,交5年):
時間
香港產品預估價值
新加坡產品預估價值(高檔)
第20年
143萬美元
108萬美元
第30年
261萬美元
174萬美元
差距原因在於:香港投資更靈活,最高70%可投資股票、房地產等高回報資產新加坡投資更保守,大部分投向債券,收益更穩定但偏低
2. 重疾險(也建議香港)
雖然很多人只關注儲蓄險,但其實重疾險在香港更值得買,理由很紮實:
理由一:資金進出更便利
香港保險可以通過銀行開戶、合法換匯、離岸賬戶、家庭額度整合來支付保費或接收理賠,靈活度更高。
理由二:理賠更貼合大陸實際
香港保險公司普遍接受中國三甲醫院的中文診斷書
不需要翻譯、不需要公證
理賠效率更快,流程標準清晰
而新加坡保險公司則有:
要求英文報告或翻譯件
個別公司需要“指定醫院複覈”
審覈週期相對偏長
新加坡近年來熱賣的產品是指數型萬用壽險(IUL):
高身故槓桿,50萬美元保費可保障約374萬美元
保單資產可掛鉤標普500、恆生指數等全球指數
封頂封底機制(如收益上限9.3%,下限0%),投資更穩健
✔ 適合:想做長期美元資產配置,又追求穩健增值+身故槓桿的高淨值人羣
✔ 不適合:不能提供高收入/高資產證明的人羣
險種類型
去哪裡買
推薦理由
分紅儲蓄險
香港
收益更高、覈保寬鬆
重疾險
香港
理賠更接地氣、資金靈活
指數型壽險(IUL)
新加坡
高槓杆+指數掛鉤,但門檻高
最後建議:
如需更詳細對比表、產品試算,歡迎掃碼諮詢「港險」或「IUL」,我來爲你規劃適合的組合方案。
關於星港出海
“星港出海”專注爲華人羣體打造一站式新加坡與香港跨境服務平臺,涵蓋移民留學、房產投資、公司註冊、資產配置等核心領域。
我們深耕兩地資源,瞭解政策動態,助力客戶實現身份規劃、全球資產佈局與事業拓展,一次出海,多重收穫。
聯繫我們:contact@investcoco.com新加坡:100D Pasir Panjang RD, 118520香港:Flat N, The Quinn Square Mile No.5 Sham Mong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