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新堰塞湖昨晚溢流 便道待水退評估開放通車時間
馬太鞍堰塞湖下方河道局部崩塌蓄水,昨天發現新的堰塞湖。圖/取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臉書粉專
馬太鞍堰塞湖下方河道局部崩塌蓄水,昨天發現新的堰塞湖,昨晚9時30分左右堰塞湖溢流的水抵達臺9線南下便道,便道出現積水情形,甚至有部分便道護欄被沖毀,泥水漫過便道,車輛無法通行,中央呼籲民衆不要靠近溪流與堤防。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臉書粉專表示,昨天上午直升機空勘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小型堰塞湖。依現地初步判定,新的湖體壩高約40公尺,目前蓄水量約10萬噸,若降雨持續,預估約24小時後將達蓄滿狀態,屆時水量約達60萬噸,「數據仍需持續驗算」。
林保署表示,根據水文初步模擬,若壩體在蓄滿後30分鐘內潰決,洪峰流量約爲每秒670立方公尺,下游馬太鞍溪橋斷面水位可能上升約70公分。綜合研判,影響範圍主要爲大馬堤防後方低窪區域。
前進協調所已立即通知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要求馬太鞍溪下游河道內施工人員全面撤離,並請交通部公路局留意便橋安全及即時實施交通管制。同時,已通知花蓮縣政府、光復鄉公所及大馬村長,協助預防性撤離大馬堤防後方低窪區住戶,確保居民安全。
有關臺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現狀,公路局東分局花蓮工務段表示,因應馬太鞍新堰塞湖昨晚開始溢流,花蓮工務段依中央前進協調所指示,昨晚7時30分執行預警性封路,而溢流約於昨晚9時開始,並於昨晚10時溢淹過溪底便道路面,而水位已於昨晚10時45分降到便道以下,目前便道所設置的通水涵管,經目視2公尺大涵管尚完好,路面略有積土及樹木殘枝,公路局搶修團隊將待水退後儘速進行清理與檢修,並評估開放通車時間。
臺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昨晚7時30分起執行預警性封路。圖/公路局提供
臺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昨晚7時30分起執行預警性封路。替代路線圖。圖/公路局提供
馬太鞍堰塞湖下方河道局部崩塌蓄水,昨天發現新的堰塞湖。圖/取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臉書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