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真的應該聽他父親的話!跟中國做了這麼多年的生意

我問你個問題:你覺得馬斯克真的懂中國嗎?

我不是挑事。我是說,做了這麼多年生意,開着特斯拉工廠,喊着感謝中國團隊努力的時候,他是不是以爲,跟中國打交道就是靠效率和情懷?你看這兩天的節奏,不像是個精明商人,倒更像是個賭徒:牌沒摸清,就直接摔桌子。

他還是太相信自己了。

馬斯克最近對中國的態度變得格外激進,這事你要是隻刷新聞標題,可能會覺得哦,又是硅谷億萬富翁的一次情緒發泄。可你往後翻翻——從去年底到馬斯克在美國國內政壇的動作越來越多。他跟特朗普關係緊密,被爆料跟共和黨高層常有私下會面,還被曝資助右翼媒體。他那套言論自由、不受監管、全球主義的調調,在美國也不太吃得開了。

然後我們再看他在中國的處境。今年3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擴建申請被暫緩,工信部的解釋是需補充相關合規材料。但圈內都知道,這事卡了不是材料,是信任。而且國內新能源車頭部企業正在往上走,BYD、理想、小鵬,技術也開始反向出海。你說,馬斯克難不難受?他當然難受。他在中國賺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營收,現在眼看着這口飯碗不穩了。

但問題來了,他怎麼應對?

不是調整產品策略,不是公關修復,而是用全球言論自由的姿態站隊美國右派,硬剛中國。這事我看了真的替他捏把汗。你站的是政治,不是生意啊。而且你現在是全球最被盯着的人物之一,監管機構、投資人、媒體、,一個都不會放過你。你怎麼敢賭對手不會下黑手?

我查了一下,馬斯克的SpaceX現在90%的營收來自美國合同,其中很多是軍方標案。特斯拉靠中國市場吃飯,SpaceX靠美國軍方活着。他夾在這兩頭之間,一點平衡都不留,想在地緣政治的夾縫裡當自由騎士,這不是高傲,這是幼稚。

你再看特朗普。馬斯克應該學的人不是彼得·蒂爾,是特朗普。不是因爲他對,是因爲他活得久。特朗普在被奧巴馬全網嘲諷的時候都沒摔桌子,他在2011年被白宮記者晚宴公開羞辱,那種場面他都能忍。他靠的是隱忍、預判和反擊的節奏。他知道什麼時候低頭,什麼時候亮牌。馬斯克不是,他的性格在面對政治勢力的時候太透明瞭,憤怒、受挫、不服,全寫在臉上。

而且我發現一個細節特別諷刺。就在他放話要限制中國數據權限的時候,國內幾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歐洲佈局加速。BYD在匈牙利新建工廠,寧德時代開始跟寶馬談電池供應的深度合作。你可以說這是市場趨勢,但從策略上講,他們比馬斯克清醒多了。你做全球生意,不是靠嘴硬,而是靠踩準節點。

講真,我不討厭馬斯克。他做出的技術成績是真有料。但人有時候不是輸在技術,而是輸在判斷。他的父親曾公開表示,馬斯克太沖動,容易被情緒影響決定。你聽聽,一個做過南非政商圈的人都知道該低頭的時候得低頭。人在矮牆下,不彎腰不行。你不彎,牆塌下來就砸你自己。

我前幾天看到商務部的數據,2024年前五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23%。這增長不是拍腦袋的,是別人真金白銀砸出來的趨勢。而馬斯克呢?今年Q1財報顯示,特斯拉淨利潤同比下降55%。他不是沒意識到危機,而是選擇用打壓中國對手的方式轉移焦點。你說這像不像職場裡那種明知道項目要黃了,還要甩鍋給外包團隊的中層經理?

現在的馬斯克,不是在下棋,是在打情緒牌。他賭的是中美繼續保持經濟合作的慣性,不會爲了一個特斯拉就翻臉。但他真該看看最近歐洲的態度:歐盟開始對中國電動車補貼調查,背後其實是美國在施壓歐洲清掃市場。而中國的策略也變了,從不惹事開始向迎難上過渡。

這時候你還擺出一副我是技術救世主的姿態,就真的不合時宜了。

那我問你一句:馬斯克接下來會退一步嗎?

我不確定。但我確定的是,他沒得選了。你要麼認清規則,要麼被規則清算。真到了掀桌子那一刻,別人纔不跟你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