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爲什麼碰壁?因爲他犯了與柳傳志一樣的錯誤!
爲什麼商界大佬總想跳出生意場,去碰政治這塊燙手山芋?柳傳志的泰山會也好,馬斯克的X平臺也罷,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背後,藏着的是對權力的野心,還是對市場的誤判?他們的故事,就像一出出大戲,既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又不免讓人捏把汗。商人的舞臺是商場,可有些人偏偏想跨到權力場去,結果是風光一時,還是摔得鼻青臉腫?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些大佬的冒險故事,看看他們是怎麼在政治邊緣試探,又爲何頻頻碰壁。
說起柳傳志,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聯想,那個曾經家家戶戶都用的電腦品牌。可你知道嗎?柳傳志的影響力,遠不止一臺電腦。他在1990年代搞了個泰山會,聚了一幫商界大佬,像史玉柱、郭廣昌這些人,組成了個“商業兄弟會”。這泰山會可不是吃喝玩樂的俱樂部,它像一張無形的網,把資金、資源、人脈全串起來,堪稱商界的“隱形帝國”。2004年,史玉柱就是靠這張網翻了身。那會兒,他因爲巨人大廈項目欠了2.5億,差點一蹶不振。泰山會的兄弟們一出手,資金、渠道全到位,史玉柱愣是憑着《征途》這款網遊鹹魚翻身,2007年公司上市,身家蹦到百億。這事兒聽起來是不是挺牛?
可我得說,這張網雖幫了史玉柱,卻也讓不少人眼紅。2020年有份報告說,泰山會掌控的資源佔了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半壁江山,影響力大到能左右某些行業規則。可這網織得太大,也惹了麻煩。有人說,泰山會成了“影子權力中心”,想插手政策,挑戰公平競爭。結果呢?國家出手,泰山會解散,柳傳志也漸漸淡出江湖。我看啊,這就像“樹大招風”,資源多了是好事,可想用錢砸出政治影響力,十有八九要翻車。
再看看馬斯克,這位老兄可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2018年,他在中國上海搞了個特斯拉超級工廠,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政商合作。那會兒,中國剛放開外資車企獨資建廠的政策,馬斯克瞅準機會,跟上海政府談妥了條件,拿到了稅收優惠和土地支持。20億美金砸下去,2019年工廠建好,2020年投產,年產能直接衝到50萬輛,2024年這工廠的產值佔了特斯拉全球的50%。這手操作,我得給他點個贊,腦子活、膽子大,硬是把政策紅利吃得滿嘴流油。可馬斯克這人吧,翻臉比翻書還快。2022年他買下推特,改名叫X,本想把這平臺變成自己的“輿論武器”,結果呢?
一通政治化操作,平臺活躍用戶2023年掉了20%,廣告商跑了一堆,監管機構還盯着他不放。這不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馬斯克在上海的成功,靠的是懂政策、會合作,可到了X平臺,他非要跟輿論和政府硬剛,搞得自己焦頭爛額。我覺着吧,馬斯克這人聰明是真聰明,但有時候太想當“超級英雄”,忘了商場和政治場的玩法差了十萬八千里。
其實,柳傳志和馬斯克的這些事兒,背後有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商人和政治,到底該咋劃線?2009年,柳傳志在聯想控股改制時,玩了把大的。他促成盧志強的泛海控股以27.55億買下中科院手裡的聯想29%股份,價格比市場估值低了10多億。這事兒讓柳傳志鞏固了控制權,可也惹了衆怒,不少人質疑這涉嫌國有資產流失。
中科院當年可是聯想的老東家,給了柳傳志無數支持,結果這交易一出,雙方關係變得微妙,柳傳志的口碑也受了傷。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吃水不忘挖井人”,資本運作歸運作,但不能讓人覺得你忘了根兒。同樣,馬斯克的SpaceX跟NASA的合作也是個例子。2011年,SpaceX拿下NASA 12億美金的合同,開發“龍”飛船,2012年搞定貨運任務,2020年還把人送上了太空,成了全球航天業的黑馬。可最近幾年,馬斯克老在網上diss政府效率,NASA都開始擔心這傢伙靠不靠譜,合同續簽的事兒也懸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