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像以前一樣了!9歲女童捐發助癌母
癌症希望基金會今天舉辦公益活動「首望相助希望從頭開始」募發活動。今年共100人蔘與捐發,其中有25人爲15歲以下。(鄭鬱蓁攝)
癌症希望基金會今天舉辦公益活動「首望相助希望從頭開始」募發活動。今年共100人蔘與捐發,其中有25人爲15歲以下。(鄭鬱蓁攝)
「媽媽戴上假髮就變回以前的媽媽」 小五林姓女童(右)捐出9年長髮盼助癌友,妹妹(左)也自出生後就沒有剪過頭髮,未來也希望捐給癌友。(鄭鬱蓁攝)
30年來堅持蓄髮、今年已經是第6度捐發的蕙雯,每年忍受夏天悶熱仍堅持做愛心,只因有的愛不是捐錢就能做得到。(鄭鬱蓁攝)
「化療會不會掉頭髮?」掉髮讓許多癌友對治療卻步,害怕掉髮的心理壓力,甚至超越病痛本身。癌症希望基金會募發邁入第20年,使用真發製作假髮,不僅配戴更舒適,看起來也更自然,幫助癌友重拾自信和勇氣面對疾病。今天舉辦百位捐發者剪髮捐發活動,一名年僅9歲的林小妹妹,因爲媽媽去年乳癌第二期治療掉髮,勇敢把及腰長髮捐出來,「媽媽有了假髮,就像以前的媽媽一樣」。
全臺約有十萬名癌友有化療後無頭髮的困境,不少癌友甚至因害怕他人的眼光不敢出門,連郵差、快遞上門,都不敢應門。癌症希望基金會2006年起,號招民衆捐發,並製作成假髮,以每頂500元押金,由希望小站租借提供給癌友使用。至今已累積11萬人捐發,製作近9792頂假髮。
癌希表示,真發製作的假髮因佩戴更舒適、自然,平均一頂真發製作的假髮,至少就要5千元,好一點的要上萬。而1頂假髮約需5~6人的髮量製作;每名癌友使用率約半年~一年,可供3~4人使用,租借期間若遇到癌友離世,考量「不少親屬希望家人能美美的離開」則多會贈送讓癌友配戴着火化。
「看到媽媽掉頭髮,很捨不得,要把頭髮剪掉也很捨不得,但是能把頭髮捐給有需要的人,很有意義。」9歲的林小妹妹,夢想就是當長髮公主,將頭髮留長至地板,滿週歲後沒再剪過頭髮,因爲媽媽去年得了乳癌第二期,她下定決心,希望把頭髮捐出來,
童言童語的林小妹妹說,媽媽去年因爲治療而掉頭髮,到希望小站租借假髮後,媽媽又變回原本的媽媽,讓她覺得,原來頭髮也可以幫助別人,因此希望捐給跟媽媽一樣有需要的病人。
另一位捐發代表蕙雯,年輕時曾照顧一位卵巢癌末期患者,對方一句「我好想要有頭髮」,深深震撼了一向只留超級短髮的她,30年來她堅持蓄髮、6度捐發,蕙雯表示,每次留長頭髮平均要2~3年,自己有時也想染流行的髮色,但爲了捐發,不僅不能染也不能燙,夏天還要忍受炎熱,但她直言,有時愛心「不是捐錢就能做到」,因此一路從第一屆參加至今年,累積的髮量已足以製作出一頂假髮,終於兌現當時的承諾。
一名使用愛心捐發的癌友表示,當洗髮時,輕輕一抓手上就掉一把頭髮,心情真的很低落,噁心、嘔吐的副作用都有藥可吃,但是掉頭髮卻沒有...,透過愛心捐發,出門不必再被打量,覺得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