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經開區:揮寫“經”彩新答卷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馬鞍山經開區:揮寫“經”彩新答卷
——馬鞍山經開區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新城
這是一方投資興業的熱土——優強企業競相搶灘,主導產業集羣成勢,經濟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這是一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人才薈萃、創新興盛,產城融合漸入佳境,宜居宜業新畫卷徐徐鋪展。
至重囑託踐於行,感恩奮進譜新篇。
作爲馬鞍山市經濟主戰場,馬鞍山經開區堅持把數字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爲牽引性抓手,“經”心服務挑大樑,開足馬力往前趕,以奮勇爭先之志、千鈞破障之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新城,各項工作開創了嶄新局面,高質量發展成績斐然、答卷精彩。
轟響“產業引擎”——堅持項目爲王,加快集羣成勢
總裝車間裡一派繁忙,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重卡魚貫下線,整裝待發……
作爲全省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車“鏈主”企業,在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的全面賦能下,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確立了“醇氫+電動”的技術發展路線,奮力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在新能源新賽道上不斷跑出“加速度”——上半年,漢馬科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126.83%、130.46%,市場佔有率穩居全國前列;整車出口同比增長149%,延續“井噴式”增長態勢。
開發園區發展關鍵在於產業,產業發展關鍵在於集聚。
馬鞍山經開區始終高擎“強產興業”大旗,堅定不移做大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三智”“三電”產業,做優做強裝備製造、綠色食品、能源電子三大主導產業,大力推動服務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拉長產業鏈、構建生態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現已擁有包括蒙牛乳業、漢馬科技、蜂巢能源、正奇光能、泰爾重工、格力電工、海底撈食品、達利食品等在內的規上工業企業222家,其中上市企業4家。
抓產業,關鍵在項目——
7月22日,亨利食品馬鞍山智慧工廠項目簽約落戶馬鞍山經開區。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具備年產30萬噸西餐調味品的生產能力,將進一步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壯大。
馬鞍山經開區狠抓招商引資“第一要事”,緊盯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佈局,積極應用產業鏈、基金、科技、應用場景等招商新模式,堅定不移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提質升級馬鞍山青浦工業園,深入推進與上海臨港控股合作,加快推動滬皖產業聯動集聚區發揮效益;依託高能級開放平臺,統籌高水平“走出去”、高質量“引進來”,推動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1-7月,馬鞍山經開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5個,其中重大項目11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423萬美元。
抓項目,關鍵看成效——
馬鞍山經開區樹牢“七未”理念,堅持一線調度、專班推進,持續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務質效,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1-7月,天工科技、聖翰新材料等31個項目開工建設,開工率93.94%;多邦珩磨、萬智新能源等15個項目竣工投產,竣工率93.75%。
加速“向新圖強”——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引領創新
捧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安徽省人民政府發佈2023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馬鞍山經開區中鋼礦院、雷獅軌道、中冶華天、馬鋼礦業、蒙牛乳業等5家企業參與的9個項目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4個。
入選省級“首臺套”!
省工信廳日前公佈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馬鞍山經開區2項產品獲認定。其中,泰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HK1100型油潤滑滑塊式萬向聯軸器”獲評“國際先進”等級,安徽科達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KXNHJ連續式造粒/預炭化一體化迴轉窯系統”獲評“國內先進”等級。
科學技術打頭陣,天工人巧日爭新。
馬鞍山經開區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加快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把“關鍵變量”源源不斷轉化爲“發展增量”。園區現已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13家、省級83家,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82家。
馬鞍山經開區加快推動數字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已創成國家級5G工廠1家、省級數字化車間16家、省級智能工廠7家。越來越多的企業乘“智”而上、加“數”發展,不斷塑造着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重點企業人才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精準引才、人才留用、人才培養、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等方面深入座談交流,積極建言獻策……今年以來,馬鞍山經開區開展“經”英薈人才系列懇談活動,邀請人才爲產業發展“問診”、爲園區發展“把脈”,收效顯著。
馬鞍山經開區牢固樹立“人才強區”理念,持續優化提升人才服務體系,全面激發優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全力打造人才“引育留用”一體生態鏈,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馬鞍山經開區創新以“項目落地、技術引進”配置人才模式,隨項目柔性引進專家人才;認真落實“一對一企業用工管家”服務制度,先後推動電子信息等產業人才隊伍建設“一產一策”,針對性制定引育措施;充分發揮園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平臺作用,深入推進校政企合作,近年來新增校企合作單位60家;發揮中鋼礦院國家級實驗室、安工大科技園、華孚鎂基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作用,加大產業緊缺人才引進力度;積極舉辦各類產才融合創新大會,開展“經”英薈人才系列懇談活動,建立“有需必應、接單即辦”的人才服務機制,積極爲人才辦實事、解難題;引進“薦才專家”,並與高校開展人才交流對接活動,深度融入長三角人才鏈、創新鏈,全面激活人才資源,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2000餘名。
真心愛才、誠心引才、傾心聚才、暖心留才,持續優化的人才生態,激發創新創業熱情,爲園區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厚植“發展沃土”——優化營商環境,提速產城融合
作爲全球領先的綜合玻璃製造商,去年,信義玻璃高端幕牆用節能中空玻璃生產線建成投產。該公司產品外運途經路線的限高杆,導致公司運輸車輛及員工班車需繞行,每趟增加12公里路程和40分鐘時間,影響效率且增加成本。
接到企業訴求後,馬鞍山經開區第一時間赴現場瞭解情況、商討解決路徑,並報請市委、市政府統籌研究,高位推進。在深入分析研判該限高杆拆除的可行性和穩妥性後,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防護方案,並立即着手進行拆除。從接到企業反映到限高杆拆除完畢,僅用時5天,使信義玻璃運輸成本減少50%以上。
今年初,信義玻璃進一步增資擴能,將汽車玻璃生產線和信義智能製造產業園2個項目落戶馬鞍山經開區,實現“一月內雙投”。目前,汽車玻璃生產線項目已投產,信義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佔地約195畝,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拆除一處限高杆、連投兩個新項目”,正是馬鞍山經開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寫照。
馬鞍山經開區持續深化“經心辦”服務品牌內涵,抓實抓細金融、科技、人才、用工等各項服務,爲項目落地、企業發展和產業壯大提供全要素保障,不斷增強投資吸引力、發展競爭力和企業獲得感。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共性問題,馬鞍山經開區創新推出“經採易貸”金融服務體系,推進“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今年以來,幫助企業融資7.4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抵押物不足等融資堵點;發揮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參與組建科轉一號、省芯屏產業、新興產業母基金等6只基金,總規模達43億元;紮實推進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改革和“無證明城市”“高效辦成一件事”,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民營企業家懇談會、經產鏈盟供需對接會等,今年以來解決涉企問題400餘個。
爲企服務優質高效,產城融合宜業宜居。
“以前,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都習慣往市裡大醫院跑,來來回回很不方便。新醫院的啓用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以後看病更加方便了。”7月1日,馬鞍山市人民醫院經開區分院正式運營,羣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市級專家的優質診療服務,讓前來就診的居民們紛紛點贊。
全市首家第四代立體生態住宅雲棲城項目加快建設,ROGT網球賽事中心、申東遺址公園投入使用,虯塘河及掩山河水系整治、銀塘南路等項目穩步推進,飲馬湖水系治理和環境提升、青山河沿線整治等項目建設持續加速……馬鞍山經開區北區以城市更新、南區以全域土地整治爲抓手,持續完善功能配套,加快推進產城融合,不斷提升綜合承載力。一座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愈發可觸可感,正吸引着越來越多企業扎堆落戶、人才近悅遠來。(劉挺 姚傑超 馬成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