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公路部門迎戰極端強對流天氣 分秒必爭搶險保通
大象新聞記者 王向鋒
6月30日晚間起,受大範圍強降雨影響,洛陽市的汝陽縣、嵩縣、欒川縣等南部縣區的山區路段,因發生塌方、泥石流、路基掏空等造成水毀斷行,部分農村公路水毀嚴重。
洛陽市公路部門迅速啓動應急響應機制,24小時不間斷調度指揮,指導相關縣區迅速應對,抓緊搶通。對交通中斷的路段設置警示標誌和路障,安排專人進行交通疏導,引導車輛和行人繞道通行;對於能夠臨時通行的路段,採取臨時加固、鋪墊等措施,確保車輛低速安全通過;對被堵塞的涵洞、邊溝、排水溝等排水系統進行清淤疏通,恢復排水能力,減少積水對公路的進一步損害;對受損的橋樑、路基等結構物進行實時安全監測,密切關注其變化情況,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
同時,就進一步做好汛期道路安全管理作出部署:一是對損毀道路進行全面勘察評估,並根據不同路段的損毀程度和地質條件,制定“一路一策”搶通方案,優先保障主幹道路和通往受災嚴重的村莊的搶通工作;二是持續調配更多機械設備和專業施工隊伍投入搶險,同時積極協調應急物資,保障搶險物資的充足供應,確保搶通工作高效推進;三是同步啓動災後道路重建規劃工作,組織設計單位對損毀道路進行全面規劃設計,提高道路防護標準,增強道路防災抗災能力,確保重建道路質量和安全性;四是持續密切關注天氣狀況,加強汛前、汛中、汛後巡查,重點關注一、二級風險點位,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截至7月4日12時,洛陽市公路部門先後投入機械2100餘臺班,出動2400餘人次進行搶險,處置突發險情158餘處,清理塌方約3萬方。已成功搶通17條道路,共計151處損毀路段,逐步恢復交通通行能力,爲後續救災物資運輸和羣衆生產生活保障奠定基礎。幹線公路方面,除S240汝陽段管制性半幅通行,G311欒川段水毀嚴重斷行外,其他國省幹線公路正常通行。農村公路方面,通往白雲山景區的旅遊道路已於7月1日16時搶通,嵩縣縣道X091油黃線、欒川縣縣道X089下白線等水毀阻斷的農村公路路段,正在組織人員機械設備,全力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