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入股竹科矽光子公司下單臺積電?童子賢:有漏洞就補起來

媒體報導中國大陸最大印刷電路板(PCB)龍頭東山精密新臺幣240億元收購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索爾思光電,引發光通訊及矽光子技術染紅疑慮,對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指出,有漏洞就補起來,長期對策是是違規者應限制其下單臺積電(2330)先進製程。

東山精密6月公告,將以人民幣59.35億元,相當臺幣240億元收購老牌光通訊晶片廠索爾思光電,除披露該公司已經兩度輾轉被賣到中資手中,且因索爾思都在臺積電先進製程生產,陸企疑似藉此透過該路徑輾轉下單臺積電,對此童子賢2日出席「2025臺美經濟新局高峰論壇」指出,他不瞭解細節不便評論單一事件,但從關鍵科技不外流來說,政府跟業界都應該關心相關管理流程是否有漏洞。

童子賢表示,矽光子是先進科技發展重要領域,但不只是矽光子,和碩集團本身2年前就曾發生隱形眼鏡模具的圖樣被複制偷走到中國大陸,製程模具賣到對手隱形眼鏡公司生產。

童子賢表示,商業競爭包含廠商及國家間的競爭,往往有人會爲了贏使出各種手段,若有人爲了規避管制透過下單一家公司股權,轉彎繞道去下單臺積電,從而避開美國跟臺灣管制,則自然希望不要影響臺灣產業競爭力,呼籲政府應查清楚,有漏洞就補起來,以維持臺灣競爭力,避免陸資透過繞道方式觸犯當前的半導體管制,

童子賢表示,不只是臺灣,從輝達(NVIDIA)到Google也都被限制,部分先進技術不可外流到特定對象,由於臺灣先進製程遙遙領先日本跟韓國,故臺灣應格外注意臺積電的先進製程會不會流到不該去的地方,被引發關切。

因此,他建議臺灣可以做的有兩點,首先是檢視管理流程上有什麼漏洞,短期就是先把漏洞補起來,他坦言不知道漏洞在哪裡,但先進科技被投資但不知道,顯然有漏洞,長期做法上則應該制訂規範,若一再有人「無照駕駛」就應該對其嚴加看管,若廠商協助不該協助的對象,則應禁止該公司下單臺積電。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王鬱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