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質疑輝達H20晶片藏後門 張競:恐具備定位與遠程關閉能力
陸質疑輝達H20晶片藏後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指出,大陸國家網信辦7月底約談輝達(Nvidia)駐中代表,質疑H20晶片可能藏有後門,要求說明並提交證明。他分析,此舉涉及美國國會推動晶片具「追蹤定位」功能及遠程關閉能力的爭議,帶有強烈國安意涵,雖輝達否認,但北京尚未公佈評估,官方媒體更點名H20恐涉定位和監測功能。
張競分析,中國大陸國務院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網信辦)7月31日以「維護用戶網路與數據安全」爲由,約談輝達(Nvidia)駐中國代表,針對即將出口的H20算力晶片可能存在後門風險要求說明,並提交證明文件。並且指出,國家網信辦與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實爲「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直屬中共中央,業務性質高度政治化,因此對H20晶片的審查帶有強烈國家安全與政策意涵。據瞭解,此舉與美國國會議員要求出口先進晶片必須具備「追蹤定位」功能有關,並參考部分美方專家聲稱輝達晶片已具備遠程關閉能力。
雖然輝達否認產品預設後門,但迄今北京尚未公佈最終評估,顯示疑慮未完全解除。8月10日,中國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更以「起底H20晶片可能存在的後門」爲題,指稱其可能涉及許可鎖定、追蹤定位與使用監測等問題。
張競指出,H20是輝達爲符合美國2023年底對AI晶片出口限制,專爲中國大陸市場降規研發的產品。儘管技術參數已符合美方要求,但在美國國會持續施壓下,川普政府原先維持出口禁令,後來在7月撤銷。其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積極遊說川普與商務部官員,並高調赴中行銷,令人關注其中的政治與商業交換。
8月8日,《金融時報》引述美國官員稱,商務部已發出H20出口許可,顯示可能已有中國客戶下單並進行報關,北京因此可掌握晶片流向,評估其對國安的影響。
有國安專家認爲,若H20僅限在中國使用,可能讓美國精準鎖定打擊,避免誤傷,但前提是相關產品不會轉出口,且影響範圍僅限中國。然而,張競提醒,網路世界早已跨越國界,資訊攻擊後續效應難以完全控制,即使限定使用範圍,也難保不會失控反噬。
張競並指出,若其他國家也能購買或轉售搭載H20的產品,就能檢驗華盛頓是否刻意將該晶片用途鎖定在中國境內。倘若真有此政策,北京的疑慮將更爲合理,並非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