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H20晶片重返陸市場 白宮官員辯護:有助美AI競爭
「5年後,全球8成市場若被中企佔據」,白宮AI顧問焦慮:美國就輸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報導,7月15日,在美國晶片巨頭輝達創始人黃仁勳開啓今年第三次訪華期間,川普政府突然政策「急轉彎」,在叫停3個月後,同意批准輝達向中國市場銷售H20晶片。在輝達官網證實此事的僅數小時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也確認將恢復對華出口其受限的MI308晶片。
川普政府的決策再次出現反覆無常。據彭博社16日報導,當地時間週二,白宮人工智慧(AI)與加密貨幣事務負責人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爲此辯護道,允許輝達重啓H20晶片對華出貨,將有助於美國在國際競爭中佔據更有利地位,同時遏制中國科技巨頭擴大全球市場份額的趨勢。
「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正在大幅提升。如果把整個中國市場都讓出去,就相當於爲其研發提供鉅額補貼。這實際上會迫使原本可能使用H20晶片的中國企業轉而採用本土晶片,」薩克斯在接受彭博電視的採訪時聲稱,「因此,不該把整個中國市場拱手讓給中國企業。」
彭博社提到,川普政府官員此前曾堅稱,對H20晶片的禁令「不容談判」。但薩克斯辯稱,此次政策調整,符合他所說的建立「純美國AI技術體系」的更廣泛努力。
薩克斯聲稱,美國面臨的是一場「零和博弈」。他還說,「我們希望這一切都由美國製造、由美國技術驅動。如果我們阻礙本國企業的發展,就等於把優勢拱手讓給中國。」
談到川普5月中東之行「大撒」晶片所引發的批評,薩克斯反批,「我不太理解爲什麼這一點在華盛頓會引發爭議。像海灣國家這樣的地方,要麼選擇美國技術,要麼選擇中國技術。如果不讓這些國家購買美國技術,就是把它們推向中國的懷抱。很多人說『中國的技術出口還得等好幾年』,但現在有報導顯示,有中企已經在對外推銷晶片了。我們不能束縛美國企業的手腳。」
他接着說,在不遠的未來,全球市場要麼屬於輝達等美國企業,要麼屬於中國企業,「判斷標準很簡單:5年後,如果全球市場的80%由輝達等美國企業佔據,說明我們贏得了AI競賽;反之,那就是我們輸了。」
薩克斯堅稱,要不惜一切代價推動美國技術出口,確保美國在全球AI競賽中勝出,讓美國技術成爲全球標準,「像美元那樣被所有人認可」。
H20是輝達在2023年年底,爲遵守美國當時的出口管制而專爲中國市場設計的「減配版」AI加速器。但今年4月9日,川普政府又告知,該公司H20晶片出口到中國需要許可證,此後又於4月14日告知,這些規定將無限期實施。通知提及,這一新規將影響該公司共計約55億美元的季度費用,涉及H20晶片的庫存、採購承諾和相關儲備。
此舉被許多美媒視爲黃仁勳的一次「勝利」。美國《紐約時報》15日指出,放寬H20管制的決定是在黃仁勳10日與川普會面後做出的,黃仁勳花了數月時間遊說華盛頓的政客,請求他們放開對中國AI晶片銷售的限制。中國市場對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來說至關重要,可以爲其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
對此,薩克斯說:「黃仁勳一直在公開主張在中國市場參與競爭,他的觀點有許多可取之處。」
彭博社稱,此次「解禁」發生在美中關係出現緩和跡象的背景下,此前兩國在貿易談判中達成了協議框架,確保雙方互相推進關鍵技術出口的審批工作。美方希望中方放寬對稀土等戰略資源的出口限制,作爲交換,美國將部分取消近期的對華晶片出口限制措施。不過,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川普團隊堅稱,對輝達H20晶片的管制不在討論範圍內。
7月15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對此迴應表示,「我們一般不對企業的行爲作出具體的評論。」
林劍指出,中方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對中國進行惡意封鎖和打壓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這種做法擾亂全球產業鏈的穩定,也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