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也躺平! 陸青年流行「窩囊遊」 追求「最大心理舒適」
▲湖州安吉的「窩囊版漂流」。(圖/翻攝潮新聞)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大陸「十一」長假將至,各地將迎接旅遊高峰。在「特種兵旅遊」退燒之後,大陸興起一種被戲稱爲「窩囊遊」的旅遊方式,年輕人轉向躺平漂流、緩降高空彈跳、電梯爬山,追求「最小體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適」。分析指,窩囊遊興起與壓力和焦慮密切相關。
綜合陸港媒報導,不同於傳統高空彈跳的驚險刺激,「窩囊版」高空彈跳的高度只有20公尺至30公尺,體驗者只在跳下的一瞬間有失重感,隨後就被彈力繩穩穩拉住,緩慢勻速地落到地面。
在浙江湖州,年輕遊客胡純然認爲,窩囊版高空彈跳剛好滿足了她既想要體驗刺激,又不用太爲難自己的需求,「分泌腎上腺素的同時,也不需要我克服那麼大的心理障礙」。她坦言,在經歷過一天走5個景點的「特種兵旅遊」後,自己現在的旅行哲學很簡單,就是可以少去幾個地方,但一定要真正放鬆。
窩囊版登山,則可以讓遊客乘坐觀光電梯或電扶梯直達山頂,實現「山一步不爬,景一處不落」。在北京工作的劉添睿表示,下個假期自己就準備嘗試這種「坐電梯爬山」,「我都想好了朋友圈文案,就是『當代年輕人爬山的科技與狠活』」。
▲▼浙江神仙居景區兩段電梯直達山頂,實現「無痛爬山」(上圖/翻攝浙江在線)。遊客們乘坐某景區木馬直達山頂(下圖/翻攝微博)。
武漢遊客周明軒也對窩囊版登山情有獨鍾,他認爲坐「魔毯」上山後找塊石頭坐着喝茶看景,比跑遍所有景點更舒服,「我更在意旅遊是否真的讓自己開心」。
此外,有網友直言,相比「抗洪式漂流」的激烈,自己更喜歡桂林那種穿救生衣躺平、隨波逐流的悠閒玩法,既能感受漂流快樂,又能欣賞沿途山水。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上月以來「窩囊漂流」搜尋量月增135%。
今年暑期,推出「窩囊遊」體驗的大陸景區門票熱度顯著增長。去哪兒旅行數據顯示,以「扶梯看山景」聞名的浙江千島湖天嶼山觀景臺和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區,門票銷量分別年增32.4%和36.4%。在主打「窩囊高空彈跳」的景區中,湖北黃石天空之城門票銷量年增2.7倍。
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熊海峰分析稱,「窩囊遊」興起與當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和焦慮密切相關,「年輕人日常工作壓力較大,休閒活動需要提供減壓閥功能,承擔起某種修復作用,而不是成爲新的壓力」。
▲▼ 上山魔毯(上圖)與下山索道(下圖) 。(圖/翻攝淮安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