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央行旗下官媒:當前政策抓手是「擴內需、治內卷」
▲義烏一處工廠。(圖/路透社)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央行旗下官媒《金融時報》近日報導,不少「業內人士」提示,當前的一個政策抓手(着力點)是「擴內需、治內卷(惡性競爭)」。
大陸央行14日公佈最新金融數據,從金融總量數據來看,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9%,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8.3%,人民幣貸款同比增長7.1%。
報導中認爲,這表明金融總量處於合理增長區間。並且,在去年四次重大貨幣政策調整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央行又推出一攬子金融支持措施,效果顯著。例如,M2增速明顯加快,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維持較高水平,還原地方專項債置換的融資平臺貸款後,貸款同比增速仍約8%,充分彰顯了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強大支持力度,爲經濟回升向好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報導中指出,對標國際可知,當前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大多處於觀望狀態,而大陸堅持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基調不變。面對外部挑戰,中國人民銀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積極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使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報導中提到,儘管信貸增速受前期高基數影響有所放緩,但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規模快速增長,融資結構持續優化,流向實體經濟的總資金規模依舊維持在高位。這一現象表明,貨幣政策正引導金融資源更爲合理地配置,助力經濟結構調整。
報導中直言,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在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產業鏈供應鏈調整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因素影響下,外部不確定性依然高企。美國擬對部分國家徵收關稅、全球關稅博弈加劇等,都給經濟發展帶來潛在挑戰。
報導中也特別提及,不少業內人士提示,當前的一個政策抓手是擴內需、治內卷。
報導中解釋,從擴內需的角度看,貨幣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5月人民銀行推出一攬子增量金融政策,爲了支持服務消費,還專門創設了服務消費和養老再貸款工具。同時,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效果仍在顯現,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政策也有望近期落地,「這些都體現了中央促消費、擴內需的決心。未來隨着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有望進一步恢復。」
報導的最後強調,今年隨着各項宏觀政策加力擴內需,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營主體競爭行爲也更趨理性有序,供需良性循環有望加快,對於促進物價回升也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