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途中甲醇奪命?這份防範有毒酒精指南快收下!

在全球發生一系列死亡事件後,包括上個月在越南有一對夫婦死於甲醇中毒,專家警告旅行者要保護好自己。

一系列與受污染酒精有關的死亡事件引發了全球衛生官員的擔憂。

1月25日,警方證實,上個月一對住在越南一座別墅裡的夫婦死於甲醇中毒,很可能是在飲用了從當地一家餐館購買的受污染 “自制” 檸檬利口酒後,攝入了受污染的酒精所致。

就在他們死亡的幾個月前,2024年11月,六名遊客 —— 包括一名美國男子 —— 在飲用了當局懷疑摻有甲醇的酒後在老撾死亡。

根據 世界衛生組織 的說法,近年來,柬埔寨、哥斯達黎加、捷克共和國、厄瓜多爾、愛沙尼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肯尼亞、利比亞、墨西哥、尼加拉瓜、挪威、巴基斯坦、南非、土耳其和烏干達都有摻假酒精中毒的報告。

這些中毒事件的受害者人數從20人到800多人不等,在某些情況下死亡率超過30%。

下面給您講講有毒酒精是怎麼回事,以及如何保證自身安全。

什麼是甲醇,爲什麼會在酒精中發現甲醇?

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稱,甲醇是一種無色的水樣液體,常見於防凍液、清漆和燃料中。

雖說甲醇可能在釀造過程中無意中產生,但它常常被蓄意非法添加到假冒飲品裡,以便以較低成本提高酒精含量。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有些非法生產的飲品通過瓶身設計和標籤僞裝成正品,消費者可能會被誤導,以爲自己買的是正宗品牌的酒。”

該機構稱,這種隨處都能弄到的化學品能讓人有醉酒的感覺,不過喝了之後可能會引發頭痛、頭暈、嗜睡、肌肉麻痹,甚至會死人。

旅行時如何確保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們檢查酒瓶,看看有沒有封口破損等被人動過手腳的跡象。

要是酒瓶上的標籤印刷質量差,或者有拼寫錯誤,這也可能說明這酒是假的。

旅行者要是碰到價格特別便宜,或者是在沒有售酒許可證的非正式場所提供的酒,可得多留個心眼兒。

這些酒可能裝在沒貼標籤的容器裡,在市場上賣,也可能出現在那些不合法的喝酒的地方。

甲醇中毒的症狀類似於飲酒過量,如噁心、頭暈、意識喪失和嘔吐。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致命病例通常會出現心率過快(心動過速)或心率過慢(心動過緩)以及呼吸頻率加快的情況。”“在即將死亡時,會出現低血壓和呼吸驟停的情況”

任何懷疑自己飲用了受污染酒精的人都應立即就醫。如果在攝入甲醇後10至30小時內確診並將患者送醫,甲醇中毒通常可以得到成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