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消費結構性分化 政策挽低迷

大陸經濟專家表示,大陸消費市場結構性分化,一線城市消費增速仍偏低。圖爲遊客在山西吉縣黃河壺口瀑布景區觀瀑。(新華社)

大陸宏觀政策近年將重心放在刺激消費,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近日撰文,直指消費市場7大結構性分化,凸顯當前面臨問題與下一波政策發力點。具體包含商品消費改善,服務消費放緩;高端消費降溫,平價消費受追捧;國產商品崛起;一線城市消費增速偏低;社會集團消費表現弱於居民消費;低收入消費表現較弱,以及消費總量回暖但信心低迷等。

根據《第一財經》引述沈建光表示,今年服務消費雖保持一定增長,卻後勁不足。1至8月服務零售額年增5.1%,明顯低於去年全年6.2%。再從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來看,增速也從去年第4季的6.9%持續回落至今年第2季4.4%。

沈建光指出高端消費降溫,平價消費受追捧現象,近年大陸國內高端消費趨弱,注重性價比的日常消費則韌性十足,這類分化現象在白酒、汽車、餐飲等多個領域都有表現出來。同時大陸國產品牌的品質、設計創新、服務體驗提升,讓越來越多行業出現「國貨崛起、進口遇冷」現象。

沈建光觀察,2024年大陸消費市場呈區域分化,一線城市社消品零售總額的年增率明顯低於全國水準。大陸國務院8月全體會議上,強調系統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對一線城市消費回暖意義重大。

此外,他指出從去年第4季以來,反映消費總量的「硬數據」如社消零售總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明顯回暖,但反映消費信心的「軟數據」仍偏弱。例如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爲89%、連續28個月運行在90以下。這顯示消費回暖仍主要依靠政策刺激,一般民衆信心尚未實質改善。

展望未來,沈建光認爲,爲扭轉消費分化局面、推動消費持續改善,政策層面還需進一步加碼。短期可考慮加大財政資金對服務消費的補貼力道,並鼓勵發展以遊艇消費爲代表的中高端消費,挖掘消費潛力。